阅读历史 |

第264章 二月忙(1 / 2)

加入书签

刚过年,去年养大的猪,都被宰了,现在就是想吃肉,也不好弄,现在放一批猪肉出去正合适。

穷人家舍不得买,可不代表手上宽裕的人家不会买鲜肉吃。

她这次打的就是那些手头上宽裕的那些人的主意。

这次沈若菲想着这刚过完年,买猪肉的人肯定不多,只要了一百斤猪肉。

一百斤,也就半扇猪肉的样子。

易小秋农场养的猪不小,一头猪杀下来净猪肉都有三百斤,这还是她让管家控制的结果。

现在养猪都是吃的粗粮,一头猪从年头养到年尾,撑死了两百斤,净猪肉也就一百多斤,跟易小秋农场的猪没法比。

沈若菲只订一百斤猪肉,是易小秋没有想到的。

沈若菲可是在县城里卖货的,肉的需求肯定比下面公社的需求大,易小秋很可惜,但,她也没多说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她没打算左右别人的想法。

苏绵绵倒是订了一整头猪,她对这些民生倒是没什么研究,想卖多少就卖多少。

幸亏这事=是在物资匮乏的七零年代,要是在后世,她这么做生意,分分钟亏掉底裤。

宋莹也订了一头猪,她经常拿一些野味跟黑市的人换钱,知道那些城里人大家有多缺肉。

陆怀安和谢行之两人,一人只要了三十斤肉,气温逐渐升高,肉拿多了卖不出去,不耐放,第一次卖,还是拿少一点比较好。

这次易小秋没有先收猪肉的钱,因为她私人的事,耽误了大家这么久,这眼看就要进入春耕,这次卖货也卖不了多久,易小秋干脆就让大家卖了肉,再支付猪肉钱。

她这次没有特意把他们拿货的时间都岔开,他们几人都拿货这么久了,多少都有点默契了吧!

再说了这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没人愿意推迟往后拿货。

易小秋干脆都安排一天。

正是易小秋从公社回来的第二天。

次日清晨,易小秋让管家宰了三头猪。

等他们出发,易小秋按照他们拿货的数量,把猪肉一块块地分好,装进箩筐里。

苏绵绵和宋莹的好弄,直接给她们杀一头。

沈若菲和谢行之三人,一头猪分不完,易小秋干脆把那剩下的一百多斤留了下来,做腊肠。

介于几人只要肉,猪头猪脚,易小秋自己留下来,让管家都卤了,做卤肉吃。

等易小秋忙完,一上午的时间也过去了。

易小秋不知道,县城里不止是沈若菲往那边跑,宋莹这次也去了县城。

宋莹算是看清楚了,易小秋老叔是个有本事的。

既然这是长久买卖,她不能在附近几个公社打转了,得去更大的地方,赚钱才够快。

县城是她的第一步,那这些猪肉打开市场最合适不过。

反正她的空间里的东西什么样子放进去,就什么样子拿出来,是个方便运货的金手指。

苏绵绵这次照旧把猪肉给了葛权。

两人已经是熟人了。

葛权二话不说不说按照八毛钱一斤,把那两百多斤猪肉全收了。

八毛钱一斤手上来,他们的兄弟在黑市上买,最起码卖一块五,这个买卖不亏。

易小秋知道黑市的猪肉是个什么价格,她的定价是真的不高,订这个价格,大家都有赚头。

谢行之和陆怀安两人一起蹲黑市摆摊。

其他几个女同志都是当二道贩子。

来钱快,也轻松。

果真,易小秋猜得没错,沈若菲他们只跑了三趟,一场春雨下来,春耕开始了。

二月是在育苗中度过的。

七连队的良田比较多,大都是种稻子的,只有少量旱地种一些高产的红薯土豆。

整个二月,大家都是在育苗中度过的。

红薯土豆还好一点,易小秋有原主的经验,红薯埋进土里就行,土豆切块,在草木灰里滚两圈,然后挖坑埋土,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水稻育苗那就磨人了。

那苗床要一点儿一点儿地给它弄平,上面那层泥还不能大颗粒的土疙瘩,必须是一层细软的泥,铺得又光又滑,一根杂草都不能有。

易小秋弓着腰跟她面前苗床已经较劲许久了,已经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然后冲组长喊了起来。

“组长,我这个算是合格了吧?”

姚志国踏着田水走过来,只看了一眼,就冷漠地吐出“不合格”三个大字。

易小秋看着眼前的平整苗床,人都要自闭了,她明明觉得已经很完美了啊!

这么完美,上面可都是她细细捏碎的稀土,软乎乎的,她都想躺上去了。

组长这三十八度的嘴是怎么说出这么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