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章 沼泽湿地(1 / 2)

加入书签

以便协助刘扬在锦州推行《兴平三年税制》、《王田令》等新政;同时还要为明年正式在大汉各处实施的《公祭令》做准备。

刘扬经营锦州多年,州中掾吏和郡县官员,大多都是他“自己人”。

同时刘扬对《兴平三年税制》、《王田令》等新政又有些抵触心理,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方飞等人的工作,注定将会比之前更加艰难数倍。

但他们也出来好几年了,也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现在也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毕竟方飞以后还需要方飞等新生代去承担更重要的工作,比如锦州牧之类的地方大员,可能都将会从这些新人中产生。

所以方飞也没有过于为他们担心,总不能一直护着他们,让他们呆在温室里吧?这些大学生,迟早都需要自己独当一面。

方飞和黄祖等人,以及刘扬向各郡县派出的使者,带领襄阳剩下的七千水军,集合了在襄阳的船队,以楼船“擒蛟”为旗舰,一路浩浩荡荡荡荡开始沿着汉水南下。

这一趟行程,并不是方飞心血来潮。

刘扬虽然一直吹嘘自己安定锦州有功,实际上对很多地方都掌控不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潭州、零陵、桂阳三郡。

在潭州郡守张羡病死之前,刘扬一直拿这几个郡没办法,等同于在他的割据之下,又有割据自治的势力。甚至在张羡之下,同样也有地方豪强独霸一方的情况。

而这种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现象,并不会因为锦州落入朝廷之手,就立刻消失不见。

所以方飞这次南行,除了主要检查贾诩的战果,对其进行后续的战略安排之外,也要巡查地方,搞清楚各郡县自治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同时也要顺便以水军和方飞将军之威,对心怀不服者进行威慑,宣示锦州的安定。

以擒蛟为首的船队,共有水军七千人。实际上这七千人中,约有一小半,都不能算是专业的战斗成员,而是浆手和专职的船夫。

当然,黄祖水军的士卒,也随时可以承担浆手、水手的工作,而且实际上也在轮替,不然恐怕还需要更多的船员。

除了擒蛟,船队还有有一千斛左右的艨艟十六艘;一千二百斛的大舡(运输舰,没有设计战斗能力)五艘。

用于为船队运送补给;五百斛的斗舰(比艨艟略小的战斗船只)二十一艘;其他小船,如游船、斥候、冒突、走舸数十艘。

如果不看大小,林林总总也有近百艘战船,声势浩大,帆橹林立如墙。

“水军确实是个烧钱的兵种。”就连方飞也不禁感叹道。

哪怕是现在的战船都不大,建造也不算特别昂贵,但此时的生产力也很低。

这不到一万水军,就需要如此多的船只。要不是锦州富庶,刘扬为了抵抗方飞,也咬着牙大出血,别的地方还真难在这个战乱年代完成这样的建造。

后来的赤壁之战,那都是方晋统一北方多年,积蓄了许久的力量,才能够建成那些船只的。而且其中还是以运兵船为主,并不全都是直接用于水战的战船。

船队沿途经过了邔国、宜县、鄀县,依次进行了停驻,只白天前进。

因为现在并没有夜光和导航系统,夜里行船的危险系数还是很大的。同时楼船笨重,也需要经常停驻休整。

而且黄祖还曾劝过方飞,不要一直乘坐楼船。因为比起艨艟、斗舰之类船只,楼船解体、倾覆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实际上三国时期有好几个名人都死于楼船事故,比如此时还在为方飞研制水力纺织机械的杜畿。

沿途各郡县都接到了刘扬信使送来的亲笔通知,又见到威仪天下的方飞将军,无不纷纷表示臣服,因此并没有什么意外之事发生。

过了鄀县,就是江水以北的沼泽地带了。

这里在后世是繁荣的鱼米之乡,然而现在还是一片沼泽密布的荒地,人烟相对稀少。

此地就是古代云梦泽留下来的遗迹。

虽然到了汉末三国时,云梦泽早已不如从前的面积和水量,但还是缺少开发,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湿地和沼泽,不适合人类耕作。

“这都是好地方啊。”方飞在船上看着四周荒无人烟的大片湿地,植被丰富,水鸟成群,不由得慨叹道。

“此地如此荒凉,哪里有什么好了?”邓羲略有些疑惑地问道。

进入江北沼泽区以后,船只常常航行一整天,都找不到一处能够停靠的县城、乡亭,只能夜泊荒滩,让邓羲深感不便。

他因为积极靠拢方飞,又熟悉锦州情形,和锦州由刘扬任命的的所有县令、县长都认识,所以被方飞调到身边担任了类似“联络官”的职务,以方便这次出行。

“这些地方水量已经减少了许多,只要在合适地方疏通沟渠,解决水涝问题,都将会成为大片大片的良田。”方飞指点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