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恶意的揣测(1 / 2)
苏阿妹还是偷偷地带上了那面铜镜,苏大哥叹息一声,装作没看见。
就让妹子留个念想吧。
偃师县首阳王田区岳滩亭第二里的黔首们,聚集在了里中的大晒场上。
整个里差不多有三百多人,和正常的乡里比起来,人数有些偏少。
这是因为在这里的黔首家庭,都是当初从渤海分配过来的无地黔首、徒附,在残酷的战乱年代,老弱相对来说较难存活,所以每一个家庭的人数都偏少。
而且还有一小部分像苏阿妹这样,新成立不久的家庭,也来不及生产更多的人口。
此时众人都是满面愁容,晒场上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我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两条腿能跑过四条腿的马吗?”
“要我说,咱们不如和袁军拼了!我们王田区这么多人,哪怕十个换一个,也能把他们都弄死。至少活下来的家小,还能占住这片土地……”
“咱们的子弟不是在为方飞将军拼命吗?现在为什么没人来替我们拼命?”
……
这时候,年约五旬的里长站了出来,高声喊道:“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
众人渐渐停止了喧哗。
“我们现在要带着粮食,马上去渤海聚集。”里长宣布了去向,这也是众人关心的问题。
一位老者高声问道:“去了渤海又能怎么样?那里不是连城墙都没有吗?要是朝廷能在渤海挡住袁军,为何不现在就派兵过来?”
“孙乡老,渤海就算有城墙,难道我们就能进城避难吗?你可还记得中平四年,贼寇侵略中牟,县令紧闭城门,数万逃难黔首不得入内之事?”一名中年汉子嗤笑道。
“别说中平四年的陈年旧事了,就是前不久的兴平元年,我们这里起码有一小半人,都逃荒到过长安吧?
冀州虽然基本沿用了旧有的县域、乡里划分,但此前绝大多数县城,都在大迁移和战火中被完全摧毁了。
王田区搞农田复耕都很吃力,哪里还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去修建这十多座县城?
所以在这一年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冀州没有自耕农和地主的存在,现存的土地、户口都属于王田区。
旧有的县城就干脆被放弃了,经济和生产活动依托于各处王田区的“区公所”,形成了几十处简单的行政和集散中心。
也不是没有人“居安思危”,提出要修筑城防,或者恢复各处县城治所。
只是现在各种工作都人手奇缺,物质财富也极为匮乏,除非是方飞将军亲自下令,像修筑渤海城一样从别处调来大量人力和钱粮,不然仅靠各王田区自身,是没有筑城的实力的。
“不要说那些废话,淳于公,也就是淳于副,还是记着大家的;
冀州严干也十分重视这次敌情,做了许多安排,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里长制止了村民们对官员怀着恶意的揣测。
“多亏了方飞将军,没给渤海修城墙,不然我看淳于公和严何南才不会着急的。”还是有黔首带着点幸灾乐祸的口气说道。
虽然自己马上就要遭灾了,但这次前所未有的,居然也能牵连到以前高高在上的官员,委实令许多饱经人世苦难,见惯了官吏嘴脸的黔首感到颇为痛快。
“你们还有完没完?到底还想不想活命了?想活的话就好好听我说话,别在那阴阳怪气了。”里长十分不满地向众人吼道。
等众人再次安静下来,里长指着一名牵着马的年轻人说道:“这是紧急从颖川过来支援我们的黄监察使,现在大家先听他指挥。”
众人向那年轻人看去,只见他点了点头,向前走了两步,却居然是个瘸子。
“各位乡亲父老,我是监察使方飞。不管是我,还是淳于公,还有邱将军,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次袁绍入寇的事,都记挂着大家的安危。”
“只是大军调动不易,一时之间难以及时赶到。所以我们五名监察使、还有数十名军中精锐,就提前一步,昼夜不停地策马赶了过来,先协助大家暂避敌军锋芒。”
“不过我们也不是要一味逃亡。现在,所有的民兵全都出来,带上自己的武器,与我一起去偃师王田区区公所集合。其他剩下的黔首,将在你们里长的带领下前往渤海。”
方飞有条不紊地安排道。
虽然和赵泊等人比起来,方飞还是显得不够成熟和机灵,但长期参与建设、管理王田区。
让他在与民众打交道的时候极为熟练,也能知道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怎么样说话才能最快地让民众理解。
“要靠我们民兵去和袁军打仗?那不是送死吗……”有人不解地道。
方飞并没有马上回答。
“怕死的就滚一边去,和女人孩子去渤海。我是早就想跟那些胆敢犯境的袁军拼了!”另一名黔首喝道。
“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