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得意忘形(1 / 3)
易书元在城中走着,视线一直在关注着城中街头可能对文字工作有需求的地方。
书画摊、文房店、代写家书和对联等等,甚至连一些个算命摊位也会偶尔驻足,更会装作是顾客在摊位上看看他人的文字。
总结下来就是,易书元觉得自己目前的字虽然肯定不算多了不起,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会在一个字画摊位前,店家正殷勤地招呼着易书元。
“客官,您真有眼光,这可是号称大庸三百年独钟一人的书法大家燕沁先生的真迹,我看它与您有缘,您要是喜欢呀,只要十两银子我就割爱卖与你了!”
“十两?”
一边的易勇安瞪大了眼睛叫出声来,一张破字卖个天价?烧火都塞不够炉子,这店家真敢要!
易书元其实不知道燕沁是哪门子的名家,但店家报出来的称号头头是道的,应该是个人物,至于这眼前的字帖嘛就不好说了,他拿起字帖仔细端详。
在入城走马观的这段时间,易书元也敏锐的发现自身对文字方面的一些鉴赏有一种天然的直觉,想来也是儿时天赋遗赠,手里的字帖字里行间确实有几分令人眼前一亮的神韵,但很多地方笔画有些刻意。
“店家说笑了,燕沁的真迹怎么可能只要十两,这字吧尚能入眼,但竖折钩撇之处临摹得有些刻意了。”
店家笑容顿时有些尴尬了,暗道碰上行家了呀。
易书元拿出长辈的气势玩笑一句,没想到这还真管用,易勇安说着“可不敢了”,逃一般往同心楼窜去了。
易书元在一拱手,调整一下心态,和官差先后走入其中,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的短须男子坐在公案前,他没有穿官袍,只是一身常服。
“没大没小的还教育我了?”
等易书元到了告示墙那边,刚刚看告示的两人也走了,他便自己默读着上面的文字。
那酒楼内的人热情的大声招呼着来者。
“正是!”
“大伯,咱走了半天了,该找地方吃个饭了.”
“呃,在下.易书元!”
那学塾此刻也有学生出来,毕竟不是所有学童都带了午餐,有的自己回家,有的则有家人或者家丁在门口等着。
“哟,是连夫子,快请快请,给您安排楼上雅间吧?楼上雅间一位~~~”
县衙自然不只有正门,那是擂鼓升堂的地方,真正办公人员出入最多的还是侧门,这一点易书元还是清楚的。
“哎哎,大伯您可别乱跑啊,这城里巷子深,容易迷路的!”
易书元犹豫之后还是用了真名。
“本县近期欲新编元江县志,需招司文笔吏二人,字迹工整者.”
“大伯,咱没带这么多钱.”
那边县衙外告示墙上贴着告示,易书元刚刚就看见了,这会也走过去瞧瞧,可能是时间不对,路过在那边驻足的人不多,除了走来的易书元,也就只有两人。
易书元礼数做足,面带微笑地向两名官差拱手行礼。
一个人继续值守,一人带着易书元进入县衙内部,穿院过门走了一阵,才来到一栋屋舍外。
“先生既应征文吏,我们自当带你去见主簿大人,尚未请教先生大名?”
“呃呵呵呵,客官,这字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若您真的喜欢,二两银子就成!”
同心楼和大地方的奢华之所自然没法比,但在元江县也是百年老字号了,其中菜品价格合适口味上佳,在元江县极有名望,楼中的包子糕点等吃食尤受百姓喜爱。
“主簿大人,有人应聘修撰县志的文吏。”
为吏者一非官员,二无朝廷薪俸,不过是县衙自主支出,用易书元上一世的话说就是临时工都不如,加上普遍的鄙视链,向来被认为不是“有志气”的读书人会当的。
听到易勇安肚子的叫声,易书元回头,看到易勇安一脸尴尬。
“哎,客官,一两,八百文也成啊!五百文,真的不能少了——”
坏就坏在一个“吏”字,不光是元江县,大庸朝野乃至读书人之间风气如此,看不起小吏。
侥幸心理在此刻放大,易书元渴望自立以摆脱现状了,他望了望同心楼那边,大侄子正站在楼外蒸笼边上等着新一笼包子蒸熟,那眼睛则一直瞅着酒楼内其他人的饭菜。
“两位差爷,在下想应聘修编县志的文吏,不知应该去寻何人?”
这片区域显然更为繁华,尤其是现在午时已至,一些酒楼饭馆内外香溢不断,闻着这些香味,别说是易勇安有些受不了,易书元闻着都有些挪不动道,但他的注意力主要还是看向了学塾,可以说他是本能地就沿着儿时走过多次的路到了这。
不知不觉间,二人已经沿着入城的主街道一直往前,到达了元江县中心位置,能看到县衙和挨着不远的元江县学所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