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冬季行车,遇到了大麻烦,鬼列(1 / 5)
火车头上。
“张师傅,辛苦了!”
李爱国接过本子检查一遍。
看到气压表的升压有点慢,却也在合理范围之内,行车时间到了,便带着刘清泉和老郑上了火车。
炉膛内的火苗攒动,司机楼内很热呼,跟开了暖风机差不多。
李爱国将帽子摘掉,挂在侧面挂钩上。
拉响喇叭,接了调度单子,开着火车头来到了京城站。
乘务组今天的工作也很繁忙。
白车长和张雅芝他们除了要招呼乘客们上车,还得给车厢做保温措施。
忙碌一阵子,火车正点出发。
最开始李爱国还没觉得。
列车刚驶出京城,进入了慢上坡路段,就感觉有点不对劲。
气压表上显示的气压一直升不上来。
列车是靠蒸汽驱动的,气压不够,就跟油车没油,电车没电差不多。
“老刘,你也去帮老郑添煤。”
李爱国盯着气压表,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刘清泉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
131次列车是载客列车,不是运货列车,一般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
出于对李爱国的信任,还是站起身来到了老郑身旁。
填煤也是个技术活。
锅炉燃煤室炉门的开合,也是利用气缸风力推动鞲鞴。
开炉门,填煤,关炉门,辍煤,再开炉门,填煤.这些往复的动作必须一气呵成。
刘清泉是老副司机了,也是半个司炉工。
在炉门张开的一瞬间,歘的一声,将一大锹煤湿漉漉的煤,洒进了炉膛里面。
刚铲了一铲子煤,他就觉得不对劲。
“李司机,炉膛里有焦疙瘩。”
李爱国心中一凛,大声吼道:“赶紧清理!老郑,上钩子!”
焦疙瘩是煤炭没有完全燃烧的产物。
有这玩意压着底火,炉膛内的火肯定不会旺。
老郑找来一根五米多长的钩子,跟刘清泉相互配合,花了好大一会功夫,才算是将焦疙瘩扒拉了出来。
哐。
掉在地面铁板上,李爱国瞅了一眼,足有人头那么大个,躺在地板上冒着灰烟。
随后,刘清泉和老郑又从炉膛内扒拉出五个焦疙瘩。
摆成一排溜,个个冒着熏人的焦炭味道。
刘清泉骂骂咧咧:“咱们是客运列车啊,上煤组的那帮家伙,怎么整这些劣质煤坑人。”
“不一定是劣质煤的原因。”
李爱国总觉得不对劲,只是这会想不明白,只能让刘清泉注意炉膛,要是遇到焦疙瘩,第一时间扒拉出来。
等火车头回到机务段,送到整备车间,让专业师傅检修一遍。
在随后的行车过程中,因为炉膛内的火一直烧不旺。李爱国不得不把汽门开大一点。
刘清泉和老郑两人忙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总算是稳住了汽压表指针不断下降的趋势,勉强将汽压稳定到14千帕。
当然,李爱国身为老司机还有几个招数可以用,
比如启动自动加煤机和借水。
只不过这两个办法都有弊端,所以只能让刘清泉和老郑辛苦一点了。
131列车此时冒着浓浓的黑烟、喘着粗气、慢吞吞地行进,就像是一头没有填饱肚子的老黄牛。
不过好在没有晚点,准点抵达了津城。
李爱国在交班的时候,把炉膛的问题反映给了正班司机曹文直。
“害,每年的冬运是铁路运输工作最为艰难的时期,你小子是今年才成为火车司机的,不清楚以前的事儿。”
“咱们这帮跑客运的还算好一点,货运车间那些火车司机们更加辛苦了。”
曹文直从兜里摸出根烟点上。
浓郁的烟雾也无法掩盖其愁苦的面容。
李爱国还想请教两句,见发车时间已经到了,只能将疑惑按压在心中,转身回了宿营车。
躺在卧铺上,李爱国开始思索炉膛的问题。
以前每到冬季行车,李父都会比以前更加紧张。
每次行车前都会叮嘱好李爱国一些他一旦回不来的事儿,像是做好了一去不复返的准备。
在冬季行车,有这么危险吗?
此时此刻。
一辆满载原木的货运列车沿着铁道线,冒着滚滚黑烟,朝着京城方向驶来。
雪花打落在乌黑前进火车头上,片刻化为白色蒸汽,无法遮掩那块淡黄色的铭牌。
上面的编号是X4832,说明这是一辆来自京城铁路局管内的货运列车。
管内货运列车一般负责从远方往京城运送物资,都是长途货运列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