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八年与重回巅峰(1 / 2)
秋风萧瑟,遍地枯黄。
又到了一年收获的时节,众多后勤蚁种们成群结队地从岛屿之上各个地方将众多成熟的红薯运回巢穴妥善储藏。
经过了八年的发展,蚁族已经重新完成了整个岛屿的耕种。目前,它们的数量已经有了数量级上的扩张,相比于八年前的十万只,如今,足足有一百万只以上的各类蚁种在岛屿之上的各个角落活动!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也几乎是目前蚁群能够达到的极限了。
从数量上看,蚁族似乎还远远没能恢复到当初的最大数量,毕竟,在那次灾难之前,它们可是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种群!
不过,这种事情不能这么来算。
当初的蚁群,不论是体型大小,还是战力强弱,跟现在的各个蚁种比起来,完全是天壤之别。
就拿最普通的建造者来举例子,如果它和当初的蚁群对上,说是以一当百都毫不为过,甚至还有些过于保守。毕竟,它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工蚁了,现在的建造者,足有大半个巴掌大小!
数百万只这样的蚁族活动在岛屿之上所能探索到的各个地方,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劳动。
有满身厚厚甲壳的守卫者,站岗一般保护在搬运食物的建造者队伍旁边守护着它们。有运输者在天空中极速飞过,它们的足部都勾着一颗硕大的红薯。也有挖掘者在地下奋力翻动身体,将一个个完全成熟的红薯顶出地面,供建造者搬运。当然,还有水中的战斗单位,它们在岛屿周围的一圈连成片的鱼类养殖场中肆意游动,追逐着一条条肥硕的鱼儿。
整个秋天的岛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农场,各个蚁种各司其职,秩序井然地共同为蚁群的发展添砖加瓦。
鱼类养殖场是在这几年里陆续修建完成的,这种大型项目,即便是建造者们经历了又一次进化,且在数量上也有了数量级的增加,能在短短几年之内修建几乎环绕海岸一周的养殖场也颇费了一番功夫。
不过,不管如何,它们总算是这段时间内完成了,所有的辛苦都有意义的。如今,这些养殖场也能够承担起部分供养蚁群的重任。
在经历了初次的数量增长之后,仅仅在一年的时间,蚁群就完成了整个岛屿全部的土地耕种。
而在其后很短的时间内,零通过最保守的计算,确定了一个全岛屿种植作物生产的所有食物所能供养的蚁群总量,然后,祂将蚁群的数量繁殖到了这个总量的二分之一,即大约一百万只。
这并不是盲目扩张,之所以孵化这么多,主要还是尽快完成环岛屿鱼类养殖带的需要,它们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后勤蚁种所以,只有极少部分的战斗兵种。
出于对各种灾难的警惕,零将结余食物的一半全部都妥善储藏起来,大部分都藏在大山的内部,少量在地下深处,且修建了专门的隔水结构。这样的话,即便是大水再次淹没了岛屿,只要持续时间不是太长,都不太可能威胁到蚁群的储粮。
在当前这种环境下,零并不执着于扩张蚁群的数量。因为扩张如果没有所对应的需求,那就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白白消耗粮食而已。
细数蚁群之前的所有扩张,都是有着明显的目的性,从未盲目扩大过族群。
最初的几次扩张,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获得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族群,是一种良性循环。
而后期的数量增多,更是为了击败白蚁族群,获得整个岛屿的控制权。
在击败了白蚁之后,庞大的蚂蚁数量立刻就成了族群的负担,零不得不让一部分无用的蚂蚁进入蛰伏来减少食物消耗。
所以,单纯的,没有目的的数量增长,对于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以现在蚁后的产出速度,只要祂想,三五天之内,祂就能把整个蚁群的数量扩张到三倍甚至十倍,但是这没有必要,蚁群如今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它们根本不需要如此庞大的数量。
在完成了环岛屿水产养殖场的修建之后,蚁群们就慢慢地减少了红薯的消耗,因为相比起容易腐败的鱼类,红薯的保存时间显然要长得多,蚁群自然要优先食用保存期限较短的食物,尽可能不造成浪费。
除了水产养殖场之外,蚁群的水中战斗单位也不断在近海区域探索和捕食,这一点也为族群提供了不少的食物。
另外,为了抵御可能会再次来临的灾难,蚁群的避难设施几乎遍及了整个山脉,所有结构稳固的山石之下,乃至于山势之间,以及大山的内部区域,都零星地存在着蚁群的避难基地。
虽然这些避难基地相比起它们庞大的数量来说,每一个都显得很小,但是所有基地中能够庇护的蚁群总量,仍然能够覆盖目前蚁群的数量!
因为避难所并不是一个长期居住的地方,所以零也不必考虑宜居性,蚁群在其中挤一挤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体型的变大,这群庞大的蚁族似乎已经没有那么惧怕寒冷了,虽然在冬天它们还是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