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持久战(1 / 2)
三十万的损耗对于目前的蚁群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数字,真正让零头疼的是如何才能让蚁群的数量再次大规模增长的问题。
在彻底掌控北方草原之后,整个蚁群已经基本全面铺开发展了,然而,到了今年春天,零渐渐地发现蚁群的数量增长再次减缓甚至逐渐陷入了停滞!
整片草原之上到处都是蚂蚁们建立的巢穴,它们之间在地面之上相隔较远,但是在地面之下早已是综合交错,连接在了一起。
整个蚁群的巢穴在以一个缓慢的速度变成一个整体,各个分巢的入口更像是整个蚁群位于不同位置的出口。
地表之下的土地更是早已被蚂蚁们瓜分完毕,新建了不知道多少虫室,用来培育后代或者牧养蚯蚓。
有的蚁巢因为空间不足的缘故,只能继续向下挖掘,通过增加深度来满足蚁群对于空间的需求。
但是太深的地下对于蚁穴的通风问题又会造成严峻的考验,这只能算是一个权宜之计。
除了生存空间的问题之外,蚁群增长陷入停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食物问题。
在独霸草原之后,这个问题终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了出来。
这两个问题共同困扰着零,也深深地限制着蚂蚁族群的扩张。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击败森林中的白蚁,将它们的地盘纳入囊中。
这样,两个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到底怎样才能击败数量明显比自己多得多且个体战力也更强的白蚁,零没有一点头绪。
说实话,如果不是它们不知为何并没有尾随蚁群冲出森林,哪怕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战斗,零对于能否战胜这群数百万甚至可能上千万的“侵略者”都没有什么把握,更别说现在祂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去主动战胜它们。
“说白了,和白蚁种群的战争不是取巧就可以得到胜利的,蚂蚁族群的数量还是太少,确确实实是硬实力不足。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耍什么手段都没用,总归是要面对对方的大军的。”零缓缓思索着。
零能想到战胜白蚁的方式不外乎就那么几个。
其二就是在数量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蚂蚁大军的个体实力,让它们在同等条件下能够轻易杀死更多的白蚁,通过这种方式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一点零倒是有一点头绪,祂可以主动去改变蚂蚁族群的蚁种比例,只产出少量的工蚁用来从事例如放牧和照顾幼虫蚁后等后勤工作,从而腾出大量的资源全部用来生产更加强壮且攻击力更强的兵蚁。
但是这个办法仍然不足以击败白蚁族群,很明显,兵蚁对白蚁的战力差距不足以完成以一敌多的壮举,更何况白蚁族群之中也不乏类似兵蚁一般专门从事战斗任务的存在,它们足以和蚁群之中的兵蚁匹敌,再加上对方轻易碾压己方空中单位的白蚁飞虫,就算己方上阵的全员皆兵蚁,恐怕也无法保证胜利。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零根本不知道这个未知的白蚁族群到底生活着多少白蚁,只能通过这次战争对方展现出来的实力进行一个大致的估算——不会低于五百万,且极大概率远高于这个数字。
情报的缺失让零无法得出战胜对方所需要的兵蚁的具体数字,发动战争也就无从谈起了,再次战败是极大概率事件。
但是如何得到白蚁种群的大概数目同样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就像对方同样难以估算己方数量一般。
零以己度人,如果自己是白蚁种群的统帅,在不出森林且对于草原全部都是未知的情况下,也无法得知蚁群的情报。
两个族群的战争根本不会存在什么间谍,它们的模样和气息完全不同,轻而易举就能分辨出来彼此。
“到底该怎么去战胜它们呢?”零无法找到有效的办法。
“如果蚂蚁们能更强一些就好了……”
在这一瞬间,祂想起了被自己搁置许久的蚁群自我育种计划。
然而,蚁群不是蚜虫或者蚯蚓,它们全部都是由蚁后生产出来的。
这意味着零在蚜虫身上取得的经验无法在整个蚁群这么庞大的群体之中适用,而只能在数量稀少的蚁后之中去择优汰劣。
当然,祂也可以去批量生产飞蚁让其与雄蚁结合产卵成为蚁后,从而进行只针对蚁后的选种。
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取得成果的事情,甚至不是十年八年就能见到效果。因为据零观察,蚁后们产出蚂蚁就好像是工厂车间的自动化生产机床一般,对于各个蚁种有着独特的模板,同一蚁种的蚂蚁个体就像是流水线上批量组装起来的玩具一样,精准且几乎没有差别。
这就意味着想要得到能够生产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蚁种的蚁后,需要的样本数量一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零目前有限的空间来说,这个天文数字只能用时间累计来达到,且这个过程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