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5章 天文台(1 / 2)

加入书签

“你们那个东西,明年能飞不?”

“差不多,3月过后进行实装发动机试车,反正11月前肯定没问题。”

航发委的食堂里,林炬和钟成聊了起来。

虽然能力上完全足够,不过钟成毕竟没在航天口待过,尤其是这两年变化特别多,他还在逐步熟悉这里的工作。

航天局已经确认要开始大规模注入新生力量,除了他以外最近何倘、云洪军这些中流砥柱在京城露面次数也很多,显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转换。

虽然过去两三年航天局发展飞快,但由于局势的不断变化各种计划稍显杂乱,钟成大部分精力都在重新调整这些临时塞进来的计划。

他也很快认识到变数大多来源于新远,或者说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想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

比如那个神乎其神的xn90计划,据说可是要和a100一起用裂变技术冲击大气层内外的推进技术最高峰,仅仅是技术简要就让人震撼无比。

“那你们……”

林炬一脸不知情的样子,这事儿他是真的不知道。

科学院问我这里安排的建设日期是什么时候,如果是真的就投资多扩建几個科学设施。”

钟成还想再问,但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看着号码疑惑了几秒钟后才接通。

月球,引力波?

“钟局,你听谁说的?”

“啊?”

钟成说出来的时候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但刚刚科学院那边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你们要在月球上建引力波天文台?”

“还能是谁,科学院打来的电话,你们的叶总裁说服了吴云峰,说你们和高能所一起在月球上建一个超高精度引力波天文台。

“喂……我是……在这儿呢,好……好。”

“怎么了钟局?”

通话持续了好几分钟,挂断后钟成一脸古怪地盯着林炬,那眼神有些让后者发毛。

林炬猜测可能和自己有关,但不确定是什么事。

……

“??”

b级基地。

基地也没有相关项目,难道……

“妙啊,真的太妙了。”

路群翻阅着张学友的那篇量子纠缠通信论文,忍不住地拍手叫好。

看完后他望着旁边的吴云峰和叶长思,充满震撼地感慨道:

“了不起,化不可能为可能,这种巧妙的方式属实让我开了眼界。”

“哈哈,路教授,所以我们很需要你的帮助啊。”

叶长思保持着微笑,面前这位路群教授是国内少有主研究引力波的资深学者。

去年年初的时候引力波才被证实呢,前两个月诺贝尔奖组织才为这个发现颁奖,与其他领域相比,引力波研究确实困难。

一是才刚刚被证实,二是人类压根没有能力制造或者干涉引力波,仅仅只能停留在观测层面,等待宇宙中不知道哪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信号,真正的科学研究意义有限。

而宇宙观测又是一个极为漫长且充满不确定的过程,有可能穷极一生都等不到一次可被探测的引力波信号,前途用黑暗形容都算是褒奖。

路群在去年提出了“天琴”计划,与阿美ligo引力波天文台不同,“天琴”计划是向同步轨道以上高轨发射大型卫星,在超远距离上形成激光阵列。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当有引力波经过时空间会被扭曲,高精度的激光反射阵列就会不断放大光线被偏转的程度,实现间接观测。

激光阵列规模越大,或者距离越长,灵敏度也就越高,越能够探测到微弱的引力波信号。

天琴计划的卫星之间距离可以达到6万公里以上,自然就能将灵敏度提到一个惊人的水平。

如果还能在这个距离上完成反射通路构建,更是能够提高几个数量级。

但当时天琴计划在论证阶段就遇到了极大困难,因为这对于激光光源以及控制系统的要求太高,高到一个近乎变态以至于不可能达到的地步。

毕竟地球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卫星也不可能运行在一个完美的静止轨道上,这些误差对于天琴计划来说高得难以想象,远远超出了现有以及未来数年内可能具备的能力。

天琴计划就此搁浅,虽然当时路群就找到了堪称航天界散财童子的新远希望获得投资,也拿到了一些资金支持,但一年过去几乎还是毫无进展,以他们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天琴计划所需的技术。

但现在总算迎来了转机——不是技术上的转机,至少不完全是。

这一切要来源于叶长思和吴云峰筹划的无延时通讯计划,但随着预研的深入其实叫做超短延时更加准确一些。

这首先要先说什么是量子通信:

量子具备观察者效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