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大出血(1 / 4)
李云海、刘杰、吴彩艳三个人,来到一家小吃店。
他们走访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能解决问题,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
李云海点了三份牛杂,又买了三瓶汽水,每人一份。
刘杰一边吃着麻麻辣辣的牛杂,一边说道:“这事情难办!如果只是一家单位,那还好说,现在有好几家单位,我们怎么做工作?”
吴彩艳用纸巾擦擦嘴边的油渍,说道:“会长,我看,还不如建议西州市,让他们把夜市开到三角园附近。”
她的店开在那边,所以极力促成此事,如果中山路再开一条夜市街,那她的生意自然就更好了。
李云海抬头望望天空,乌云压得更低了,变幻出许多奇形怪状的模样,看起来很是恐怖。
从他所坐的方向看过去,便是五一路,五一路的对面就是三王街、太平老街和下河街。
李云海忽然说道:“要不把夜市建在下河街呢?下河街现在白天就是摊贩聚集之地。再搞一个夜市,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我相信那边的商户不会反对。”
刘杰咦了一声:“李科长,你这个主意好啊!下河街那边没有什么大的国营企业和机关单位,谁敢反对?”
吴彩艳抿嘴笑道:“你们都不觉得,三角园很好吗?”
李云海知道她的那点小心思,说道:“你别只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下河街要是开起来了,伱还可以到这边来开一家分店,生意岂不是更好。下河街毗邻太平老街,可以共享到太平街和坡子街的客流量,离江边也很近,生意比西长街肯定要好。”
吴彩艳无奈的笑了笑:“好吧,我是无所谓,只要西州市同意就行。”
三个人商量妥当,一起打了个报告,由李云海上交到了商业局。
唐玉霞看了报告,哑然失笑道:“我让你去劝解他们,你倒好,直接把夜市街挪到街对面去了?有你这么做工作的吗?”
李云海把自己的分析和想法说了一遍,以为下河街的商业潜力,远胜西长街,开发西长街,还不如开发下河街。下河街和黄兴路是平行的两条路,相隔也不是太远,中间有坡子街相连,又有三王街和太平街,客流量十分集中,把这一带开发起来,将来能成为西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他又说道,五一路和西江,把城市分成了五个区域,宽阔的五一路,将来肯定会成为南北商业区的分隔线,城南以黄兴路为中心,辐射方圆五里之地,而城北还是以中山亭为中心,辐射五里之地。这两个商业中心轴,是历史原因形成的。西州市想强行在西长街搞一个商业中心出来,只怕很难成功。
他并非信口胡说,而是根据前世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后来,著名的某达广场,投资100多亿,在西长街附近建了一排房产,还是没能带旺这个商业圈子。商户几百万买的商铺几年都租不出去。
唐玉霞听他说得条条是道,倒也点头同意,说道:“我把你的报告转给西州市里,他们同不同意,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
李云海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西州市一定要把西长街建成夜市街,那几家反对的单位,就请他们去说服吧!我们是束手无策了。”
唐玉霞用一种很欣赏的眼神看着他,笑道:“哟,还有你办不成的事啊?”
李云海说我又不是神仙,哪能什么事都办得成呢?
唐玉霞一件件的数来,说你收集的个体户意见,提交到省里以后,每一件事都办成了啊!
李云海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的!
个体户大会之后,李云海收集了民意,上交给省署解决。
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增开夜市街,现在已经在规划当中。
还有就是七上八下的原则,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也得到了放宽,现在基本上没有人查你雇请了几个员工。
再有一个,就是个体户出行难的难题。
省里已经有了明文规定,已经办理了身份证的省内流动人口,可以凭证入住旅社、宾馆,相关单位无故不得拒收。
一省之规,当然只能对全省有效,出了省界,别的地方管不管用,那就要看当地的政策如何。
还有一条,个体户申领执照的问题,路边的小摊小贩,不再强制办理个体户经营执照。
而且办理执照的前置审批手续,已经减少到30项,营业执照在申领日之后,15个工作日之内就可以下发。
当年个税的起征点是每月收入800元,小摊小贩很难达到这个起征点,办不办营业执照,意义并不大,反正每天有人沿街收工商费。
个体户代表们提出来的几个大难题,都相继得到了解决!
在别人看来,这些都是李云海的功劳。
甚至有人觉得李云海手段通天,代表们提出来的难题,随便一个都是难于登天,没想到李云海这个会长全部给解决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