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唐宗宋祖(1 / 2)
唐,大明宫,风和日丽,太液池中荷花盛开,娇艳欲滴,赏心悦目。傍晚时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携手散步,同样年轻的李治跟在一边,倒好似二人的兄长一般。
“朕好久没有这样轻松过了。”李世民心情甚是舒畅,重回精力旺盛的十八岁,又复活了深爱的观音婢,与妻子在晚霞之中徜徉,人生乐事不过如此。
欢愉之余,又不免有些遗憾:“可惜乾儿病逝,兕子早夭。”
李世民在打击政治对手时心狠手辣,堪称帝王典范,在答应了老父亲放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后,转头便食言而肥。但在对妻子儿女时,却又宠爱有加。长孙皇后去世后,留下幼子李治和年仅3岁的女儿晋阳公主,李世民将他们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从古至今,皇帝自己带孩子的,也只有李世民这一个了。尤其是晋阳公主,由于年龄太小,李世民时时刻刻都陪着这个孩子,甚至是批阅奏章的时候,也要把晋阳公主抱在怀里,外出考察工作也带上这个孩子。晋阳公主12岁去世后,李世民十分悲痛,日日落泪,连续一个多月都不能正常吃饭。长子李承乾平日里素无德行,甚至想造反篡位,李世民也仅仅是将他的王位剥夺了。
长孙皇后安慰道:“生老病死,命也。陛下,如今我二人能相聚于此,已是上天垂怜,又岂可奢望太多。而且,看那仙人之意,今后未必便没有机会。”
“观音婢所言甚是。当务之急,便是要赢得那资格赛,兴许到时仙人便会降下法力,吾二人也能弥补缺憾了。”对于比赛,李世民也是势在必得。
“父皇,既如此,为何不多派些兵马?也好把握大些。”李治有些不解。今日朝堂定策,此次出征大军不过十七万。
十七万人,说来不少了,贞观年间从未有过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是灭突厥,征高丽,也不过十万而已。但是凡事都怕对比,要知道,始皇帝和汉武帝可都曾兴兵五十万以上,此次大战,他们绝对会全力以赴。
这两个帝王是太宗回归后与诸臣对照史书鉴别出来的,至于其他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应是后世之人了。
好爸爸李世民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向“乖儿子”李治传授自己的军事心得:“兵贵精不贵多。兵数过多则容易散漫混乱。兵力越多,越不容易管理。行军、扎营、后勤,乃至交战布阵都会困难地多。昔日虎牢之战,窦建德便是因为指挥不畅,被我抓住了空子,才以少胜多,一战而定乾坤。十七万人,已经是我大唐立国以来所未有之大战了。”
李治还是有些不解:“可是父皇,那始皇帝灭楚,发兵六十万;汉武帝漠北之战,兴兵五十万。既然兵贵精,为何又倾国而出?”
李世民对儿子的求知欲很满意:“楚国方圆数千里,真到了危机时刻,百万人都能抽的出来。如此大国,正常情况下需要慢慢蚕食。始皇帝胃口大,想要一口吞掉。那就得在数千里的战线上全面压迫过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这六十万人,大部分都在后方,或镇压当地楚人,或转运粮草,一线战兵连绝不会超过三十万。而真正大战开启时,战场上连十万人都未必有。到了士卒接战肉搏的,那就更少了。汉武帝元狩北征亦是如此,大部分都在后方转运辎重,前线的十万骑才是真正的主力。此次出征,我所需要攻占的地方不过两道之地,又是在河东道这个大唐起家的地方,辎重运输方便,无需太多辅兵民夫。十七万人,足矣。”
“而且,治儿,”李世民补充道:“所谓带甲十万,日费千金。炀帝东征高句丽,百万大军汇于河北,百姓苦不堪言,致使盗贼四起,各地大乱。如今天下不过稍安,万不可虚耗国力,再生动乱。”
去年为了征伐高句丽在蜀地伐木造舟,结果引得山民暴乱,数万大军几个月才镇压下去,让李世民心有余悸。太宗可不想因为出兵太多,民众压力太大,导致后院起火。
李治点点头:“孩儿记得了。”
300多年后的北宋汴京皇宫,一身麻履布衫、生性节俭的赵匡胤面有忧色,看上去心事重重:“二位卿家,而今我大宋南方尚未完全平定,北边还有刘继元掣肘,更别说那虎踞燕云的契丹人了。三月之期一至,我就得去那边征战了。秦皇汉武唐宗何等人也?带的兵少了,怕是不抵事,带的兵多了,到时候刘继元那厮必然会勾连契丹人大举南下。如此该如何是好?”
赵匡胤回归后,环视四周,没一个有主意的,想了想,从棺材里挖出了十朝元老冯道,又把以权谋私被贬到河阳的赵普叫回来,一块合计出出主意。
赵普习惯性地捻了下胡须,却发现自己颌下现在根本没有什么胡子,只得作罢:“陛下无忧。秦皇汉武唐宗虽强,却也不是没有弱点。秦朝严刑峻法、赋役无度,即便始皇复生,也不过延缓一二年,到时候仍免不了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苦秦者群起响应;汉武帝连年征战,海内空虚,户口减半,关东流民二百万,形式危机几近于秦,必不能全力以赴;唐太宗虽兵强,然天下经隋末战乱,户口锐减,在籍者不过千二百万,不利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