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0章 夹缝中的文艺片(2 / 3)

加入书签

怎么赚钱吧。”

“参加电影节拿奖金是最好的办法,这部电影不可能上院线,参加电影节的还能够参加电影交易市场,没准卖掉就能赚回来。”

“你懂电影节吗?”

“我知道电影节的名字。”

“找梅娟姐吧,她跟陈时平去过威尼斯卖片。”

几人商量一会后,心里踌躇满志,这部电影虽然粗糙,但却是他们的

未来他们一定会成为更加优秀的电影人!

电影连一张海报都没有,只有一张白纸贴在门口,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ab面。

下面还有一行简介,被忽略的、真实的香江!

也不知道这个名字谁起的,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太普通了些。

六代们没有提前准备,也没有任何的名气,几乎没有人走进他们的放映厅去看电影。

不过倒有一个影评人觉得他们写的电影简介挺有意思的,就走进去瞧了瞧。

陈时平给他们安排好后就没管了,一部电影的好坏自然会由观众去评判。

他还要忙着处理交流会的收尾工作,和导演协会的事情。

时间来到

“视角独特,抓住社会边缘问题深入探索,香江的导演们应该向这些年轻人学一学,到底什么才是香江,什么才是应该拍出来的港片。”

这个报道一出现,就引起不少的人好奇,

此时的一间放映厅里,不少湾湾和香江的导演正在看这部电影,王晓帅他们坐在后面心里都紧张的不行。

湾湾那些从新浪潮出来的导演都觉得这部电影很不错,不过却香江的导演却不太喜欢。

他们只喜欢拍摄香江好的一面,纸醉金迷、快意恩仇、香车美女、枪火激情等等。

这些年他们已经将香江的城市形象固定下来,所有喜欢港片的人都会爱上香江。

香江的导演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像是好莱坞的电影一样,将美国文化带向全世界。

自由和民主也是通过电影传递给全世界的。

电影放完后,有个香江导演忍不住说道:“不能只拍一些不好的东西吧?香江还是很美好的。”

“对,我不建议这部电影继续放映。”

湾湾的那些导演却忍不住说道:“电影拍的很好,为什么不可以放映?你们不是也拍过类似的电影?”

“不一样的!这个太直白了。”香江的一个导演忍不住打断道:“我们会突出家庭亲情,友情这些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只关注这些糟糕的东西。”

陈时平坐在那里听着他们争论并没有插嘴的打算。

电影拍的不错,很有六代风格,但是香江导演说的也有些道理。

从宣传上来看,这样的电影对于城市形象的确不好,会产生负面影响。

只是这些问题又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没有人去关注那些边缘人的生活,导演把他们拍出来又有什么问题呢?

如果能让更多人看到,从而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这些电影都是成功的。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多了,就像是很多的纪录片一样,拍的非常好,但是却很少能被公众看到。

陈时平觉得自己未来也会遇到这些问题,到时候自己应该怎么抉择呢。

今天他想听听湾湾和香江的导演们能碰撞出什么不一样的火。

或许就会有一个不错的答案给他。

“艺术是艺术,而且这就是真实,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但是这影响不好,也不公平,这样的电影要是多了之后,所有人都会代入进去。”

“就像香江的黑帮电影深入人心?所有人都认为香江满大街都是古惑仔?”

“但是古惑仔讲义气!兄弟情,这就是我们对负面的处理和弱化!”

“这只会误导观众!”

“我们还引导古惑仔积极向上呢!”

“可问题是这样的电影才几部,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总不能一个说真话的人都没有吧!”

“湾湾倒是敢说,你看看你们电影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陈时平坐在那里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六代的电影产量的确不高,和众多积极向上的电影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按理说应该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的,为什么他们这么出名呢?

陈时平思考了一会后想明白过来了,就是因为总是封杀他们!

越是封杀越是让他们名声大噪,越是封杀欧美电影节越是喜欢他们。

实际上哪怕放任不管,他们又能扑腾出什么水呢,他们拍一部边缘人的伤痛,那我们就拍十部引人向上的不就好了。

六代的电影人大多晦涩难懂,看过的观众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好奇,想看看一部“禁片”里面到底有哪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