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一三 吓尿了(1 / 2)

加入书签

当天晚上,于大魁就收到了李同实传来的消息,放印子钱给孟来发的确实是一伙山西人。

这伙人平日聚集在城北的一个酱园子里,以卖酱菜做掩护,实际上却干的放印子钱。

“大魁,这事儿不用你管了,我带人去抓了他们。”

范文强脸露狰狞,恶狠狠地说。

“范哥,我和你一起去!”于大魁不放心,小声说道。

“傻小子,你就安安心心做生意,守住公子这份家业就行。这些脏活不用你插手,年轻轻的,以后靠你们了!”

范文强一笑说道。

他心里有数,公子做的是大买卖,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活要自已去干,有什么冬瓜豆腐的,都是自已一个人认了。

于大魁不说话了,他明白范文强的意思,自已干干净净的,手别脏了。

这是为自己好,也是为了生意的长长久久。

看不出,这个平时凶巴巴的老土匪,还有着这份心思。

京城西北,有个镇子,叫做海淀镇。

海淀镇很兴旺,有山有水的。颐和园、长春园、万春园、清漪园等都在这附近。

大清二百多年间,皇帝可没少来这几个园子住。

皇帝经常来,大臣们也不落后,很多大臣也在海淀周围建了园子。

鼎胜时期,每天早晨上朝的官员都会等在西直门、德胜门外。

路上是车水马龙,食肆众多。

庚子年后,颐和园被一把火烧个精光,里面的无数宝贝也被抢没了,就剩下残垣断壁,记录着昔日的辉煌。

王公贵族来的少了,渐渐的变成了贫民百姓聚集的地方。

海淀水多,盛产稻谷。

京城三宝,二锅头、烤鸭、京西稻。

京西稻就是海淀特产,专门供应皇家食用,被称为“御稻”。

海淀镇上有家酱菜园,占地几亩,名字叫做“酱香坊”。

什么酱黄瓜、酱萝卜、酱八宝菜、酱乳瓜、生疙瘩、熟疙瘩等林林总总十几样。

酱香坊白天营业,晚上天黑就关门。

这地方很好找,离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酱香味。

吃过晚饭很久了,酱香坊的伙计们也都回屋休息了。

只有里面一个房间还亮着灯,几个人在里面噶着小酒。

酒就是京城的二锅头,度数高,劲儿大。

菜也简单,几碟酱菜。

这几个人都是山西人,别看着吃喝上简单,那可都是家财万贯的主儿。

只不过,从小节俭惯了,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

“想甚?喝酒喝酒!”一个小胡子说道。

“我这右眼皮老跳,不会出啥事儿吧?”一个黑脸汉子说道。

“出啥事儿?不就是绑了姓孟的两个女娃嘛!”小胡子一笑说道。

“就是,这事儿咱们又不是第一次干!”这次说话的是个脸上有刀疤的小个子。

“姓孟的被抓了,这银子可有点悬!”黑脸还是不放心。

“放一百个心,他们孟家可有的是钱,我兄弟可探清楚了,靖安他们孟家也是有名的富户。”刀疤脸说道。

“靖安那边有动静没有?”小胡子追问了一句。

“没有,下午和我兄弟通了个电话,现在收粮食的都停了。姓孟的几个仓库都被封了。”刀疤脸回答道。

“这事儿不好办,孟家真要不出钱,他这京城的宅子也顶不上咱们的数。”黑脸人一脸愁容。

“我就不信,这两个女娃可是他们孟家的骨血,我就不信他们不管了!”

小胡子端起一杯酒喝了,嘴巴里唠叨着。

三个人又喝了一阵,都差不多了,醉眼迷离,困意也上来了。

可就在这时,门轻轻地开了,一瞬间五六个大汉闪了进来。

两人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喝酒的三个人。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三个人都吓了一跳,酒也醒了,小胡子吃惊地问道。

门外又进来了一个人,正是范文强。

“老子是东北来的胡子,受人之托,问你们点事情。”范文强开口了。

“你不是范总吗?”黑脸认出来了,迟疑地问道。

同时,他心里也明白了,这是为了孟会发来的。

京城里有点钱的人,他们都有花名册,范文强是汉唐公司老总,自然也在册。

“好,知道老子就好!别废话,那两个孩子在哪里?”范文强一笑,马上又恶狠狠地问道。

“要孩子容易,让姓孟的把钱还回来!”刀疤脸一听,心里放下来了。

你要孩子好办,这事儿就可以商量了。

范文强看了一眼刀疤脸,脸上闪过一丝轻蔑地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