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八四 韩城成了焦点(1 / 2)

加入书签

老毛暗中出了一身白毛汗,他没有想到,陕军中已经有两个团长是同盟会的人了。

由此想到,自己这个旅怕是也不保险了。

谁知道有多少人渗透进了自己这个旅?怪不得,刚一缺粮,这个姓于的就屁颠屁颠的跑来了,必是有人通风报信。

冯玉祥突然觉得,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对抗,力量还是显得过于单薄了。

第二天,老冯的队伍一早离开了汉中,向北出发。

队伍前面打着一面大旗,上书四个大字:“北上抗战”。

汉中人都看到了,老冯的队伍要去东北抗战了。

“是条汉子!”路上有人赞道。

古城西安,曾经是华夏多个王朝的首都。

高大的城墙,华夏风格的建筑,让这座城市显得古色古香。

夏家什字,西安有名的富人区,分布着许多深宅大院。

其中有一座大院最为显眼,三进三出的宅子,占地快一亩了。

大门是最显眼的,宽约丈二,高八尺,

两扇漆黑的大木门上镶嵌着锃亮的铜钉。光是门槛就有两尺高,一般小孩都爬不过去。

这就是陈树藩的督军府,早期为一个夏姓人家所建。

陈树藩这几天很高兴,和镇嵩军已经联系妥当,这两日就要入陕。

冯玉祥那里他已经半个月没拔饷银和粮草了,只待冯部兵心一乱,便乘机把冯驱逐出陕,这以后,陕西就是他的天下了。

冯玉祥在汉中一动身,他已经接到了情报。

他迅速发了个密电给镇嵩军。

“镇华兄,冯部已开拔,请向韩城集结,灭其于黄河边。”

又发了个密电给山西阎百川。

“百川兄,冯部欲渡黄河赴东北,请务必阻止,不许其渡河。”

同时,严令西安守军戒备,不许冯玉祥部入城。

东西南北四门方向各部署了一个团,全部修好防御工事,机枪都架好了。

守军都接到了命令,冯部只要接近,立即开火。

陈树藩本来是准备放冯玉祥走的,这个时候,和冯部火并,明显不智。

老冯调子唱得高高的,演足了戏码,还没跟东瀛人打一仗,已经弄得跟民族英雄似的。

如果双方开战,陕军必遭国人辱骂,他陈树藩也必然落下个臭名声。

还有一个,自古以来,两军交战,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如果和老冯一战,损兵折将,不利于他的统治。陕西境内,同盟会活动猖獗,一旦兵力不足,便无法镇压。

想来想去,想出一条计策。

河南镇嵩军首领刘镇华,原是西安人。这些日子,一直跟他联系,愿意派兵入陕,协助他镇压同盟会。

陈树藩现在便想借助镇嵩军之手,灭了冯玉祥部。

具体计划也拟定了,镇嵩军也向黄河边集中,挡在冯玉祥部前进路上。

然后,对外宣称,两军官兵发生摩擦,不慎走火,造成火拼。

刘镇华的镇嵩军本来就是名声不好,也不在乎多一点臭名声。

陈树藩开出的价码是银元二百万,小麦十万担。

刘镇华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了。

他的主意也暗中打定了。

豫西穷啊,除了山还是山,没几亩像样的耕地,收缴的粮食不够他手下人吃的。

虽说嵩山上有个什么少林寺,可那一帮老和尚天天念经拜佛的,除了收点香火钱,对他屁用没有。

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养个十万八万兵一点不成问题。

只要入了陕,走不走可是他说了算的。

恰恰这时,韩城突然出现了同盟会的人。

几百个人趁着夜色,举刀弄枪的,欲攻占韩城。

韩城守军也就一个营,五百人左右。

半夜三更的,也不敢出城作战,守着城墙,叮当叮当乱放了一阵枪炮。

天色大亮时,同盟会的人又一阵风似的撤走了。

打了一夜,双方也没什么伤亡。

反正这个年代就这样,一仗下来,就算是几万人大战,也死不了几个人。

都是华夏人,谁好意思下死手啊!当兵吃粮,大家都是混口饭吃。

所以,经常出现的镜头是,几个师的人马大战了半个月,几个师长的姨太太却在武汉打麻将。

陈树藩接到了报告,不禁呵呵冷笑,他明白,这是同盟会在接应冯玉祥。

早先他已经收到了密报,同盟会向冯玉祥部提供了五万担粮食。

“哼!一群宵小之徒,老子今次全灭了你们。”

他心里大喜,正好借着镇嵩军之手,灭了同盟会和冯玉祥。

不过,做做样子还是要的,他先是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