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三 靖安县城的圈地运动(一)(1 / 2)

加入书签

刘大双大爷家来的孩子叫刘大海,跟刘大双面貌上有几分相似,也是人黑个子高。大舅家的孩子叫孟远光,一看就是孟家人,长的和孟氏似的,白净,有点瘦瘦的。

刘大双一听这名字就喜欢,大海,远光,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哪像后世人给孩子起名,要不弄几个生僻字,谁都不认识,起了也白起,反正没人会叫。要不弄几个笔划特别多的,上学考试时,别的孩子都交卷了,他孩子名字还没写完。

孟氏扛了捆柴禾,把西屋的炕烧热,安排新来的俩孩子住西屋。

刘大双把铺盖一卷,说了声:“妈,我也住西屋去。”

孟氏看看刘大双,没言语,任他去了。

一家人睡一铺炕,做为后世人的刘大双还是不习惯,现在有机会了,赶紧搬出去。

进了西屋,两个人自觉地把炕头位置让给了刘大双。

刘大双说声谢谢,端盆水进来,洗把脸,又把脚洗了。

“大海哥,小光哥,你俩也把脚洗了再睡觉。”

“这水冰凉的,算了吧!”刘大海瓮声瓮气地说。

“不行,必须洗,这一屋子臭脚丫子味,咋唾?”刘大双坚决地说。

刘大海和孟远光互相看了一眼,没敢出声,乖乖的出去打水把脚洗了。

这可是少东家,出门时家里大人都嘱咐过了,别看是亲戚,你去学徒,人家就是东家了。东家让干啥就得干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生死由命。

这时候的人实在,可不像后世的人一肚子花花肠子。答应了的事,就老老实实去干,绝不偷奸耍滑,两面三刀。

“爸,咱家还得添点家伙什儿,缸再买五个,木架子再做十个,刮刀买多两把。”

刘大双现在找到了少东家的感觉,开始给大东家刘玉虎分配活。

刘玉虎是手艺人,虽然也种几亩地,但可不像庄稼人那么认死理,不知道转弯。他觉得刘大双说的有道理,也就同意了,至于面子,总还是银子好点。反正这家业迟早也是留下给孩子的。

“还有……还有,得弄个石碾子,要不树皮没法加工。”刘大双难得的脸红一次,他可没忘前几天左邻右舍告状的事。

刘玉虎笑了,“你个小兔崽子也知道害臊啊!当初没把你腿打断算好的了。”

“行了,这几天我找人把东西置办齐了。”刘玉虎说完又直皱眉。

“大双,这得花不少钱啊!”

“爸,你想干大不掏点本儿咋行啊。”刘大双仍旧笑嘻嘻的。

“是这么个理儿啊,不行,老了,咋还没个孩子想的明白。我儿子比我强了。”刘玉虎有点英雄迟暮的感觉。

“爸,你才三十多岁,老啥。要不这么地吧,爸你这阵子就出去收皮,有多少收多少,钱不够,赊账也行。但必须要最好的,离过年还有两三个月,年前咱干把大的。”刘大双雄心勃勃。

“那家里这摊事儿咋办?”

“家里事儿您不用操心了,我跟我俩哥干。”

刘玉虎真的有了老了的感觉,眼前的刘大双他好像不认识了。

这才几天不尿炕啊,咋啥都明白了,比个大人都强,看来那个白胡子老头真是个大仙儿。

第二天,吩咐了孟氏几句,搭裢里装上苞米面饼子老咸菜,刘玉虎赶着牛车出门了。

刘大双迈着一双小短腿,后面跟着两个半大小子,开始石匠,木匠,铁匠,烧窑的几个地方跑起来。

东西全都订好了,刘大双又领着俩哥把作坊里的皮子回水,修边,去肉,收拾整齐了。

三天后,刘玉虎一身疲惫地回来了,眉毛胡子上都是白霜。

这次收获不小,收了七八张好皮子。

刘大海和孟远光赶忙上去卸车,刘玉虎跟刘大双说:“大双,东边那地界儿我都收完了,明天再去西边看看,多跑几个地方,争取收多点。”

七八张皮子里有两张新鲜的,刘大双也不客气,把牛头牛腿几个部位割下来。

老办法,火烧去毛后,又给大家做了顿酱焖牛皮。

满满一大锅,吃的一块儿不剩,最后剩点汁儿,刘大海掰了块玉米饼子,蘸着吃完了。

孟氏眼睛都亮了好多,我儿子咋这么能耐呢,做菜都会,还这么好吃。

“大双,这焖牛皮你跟谁学的?”孟氏有点好奇。

“街上饭店那个大厨是关里来的,他说他们老家就这么做。”刘大双顺口搪塞道。

“净扯犊子,咱家也是关里过来的,咋沒听你爷爷说吃牛皮哪?”刘玉虎喝了几两酒,脸色红红的笑骂着。

大伙儿一阵笑,刘大双翻了翻白眼,不接话了。

老刘又出门了,说得五六天才回来。

忙乎了三天,刘大双领着俩哥把几张牛皮又收拾好了。

第四天早起,刘大双叫两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