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蓬勃发展的商业,釜底抽薪之计(2 / 4)
叙,如今也在军中任职,跟着典韦做事。
黄忠主要是为了避嫌,才会把他的儿子带着,他那儿子黄叙早年的时候身体不算特别好,不过幸好得到了张仲景与华佗的医治,也勤练五禽戏、太极拳,所以身体素质也都得到了一个飞速增长,
尽管他不如赵云或者典韦那般恐怖,但在黄忠的教导下,箭术也丝毫不逊色于其父。
所以如今戏煜麾下也算是良才不断。
听到贾诩说起大人二字,诸葛亮也连忙过来,感叹道:“主公!今年,算是一个丰年!”
郭嘉也满脸兴奋:“先前我并不认为我们能够赚什么,甚至觉得行商是一件很耻辱之事,但是如今来看,我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青州的账目已经对好了,比以往的收益多了足足三成,共计三百余万两黄金,七百余万两白银,其中有一成是属于民众的,至于其他的,也都是我们这边的!”
“倒也算不得太多!”戏煜语态非常平静:“金银只在我们这边等同于钱币,只有从外面获得了相应的物资才算是有了突破,否则我们只能算是自娱自乐!”
“不过!”诸葛亮收起笑容:“如今钱庄在分润利益之时,确实能够让百姓多了收益,明年他们想必就能够更加努力地工作了!”
郭嘉眼中疑惑,其实他虽然想把此计策在青州与徐州推行,不过他感觉利益肯定是有限的,不过如今来看账的话,发现其实每个地区都有不少的盈余。
这算得上是一件喜事了。
乱世中,物资才是最重要的,而粮食则是重中之重,百姓士族会把存粮当做衡定价值的唯一标准,其实金子银子也只是为了换取粮食,毕竟粮食就等同于性命。
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也是无奈之举。
乱世之中,就是这种情况。
说实话,如果一个地区开始研究商业乃至于钱币之事,就代表着此地民生算是发展到了不错的情况,至少百姓不会忍饥挨饿,要不然也不会考虑除了农业之外的事情。
有了农业作为基础,自然也会轻松不少。
而且青州和徐州这两个地区,通过大运河,可以与江东交换物资,甚至能够从荆州换取各种各样的物资。
因此,商品就会变得更加丰富。
先前戏煜改善印刷技术,徐州内纸张通行,制笔技术与制墨技术也因此而提升。
这其实也得归功于戏煜设立的科学院,无数工匠耗费了几月之功,慢慢调整出了新技术,庞统也算是因此呕心沥血。
其实原本百姓以为纸张会非常昂贵,但是,当真正面世之后,纸张的便宜程度还是让大家都感觉到震惊了。
毕竟纸都成捆卖了。
那些文士儒生,也都兴起了一阵编书热潮。
比如说,经学、地理志、水利书乃至于农学之书,就像是百齐放一样出现。
纸张一旦变成了书籍,其附加值就不知多了多少,这种独特产物也在徐州,慢慢流行了起来。
戏煜所说的话,让诸葛亮与郭嘉看到了更美好的前景,甚至所有士族都因此而变化。
甚至可以这么说,士族的概念都因此而渐渐消亡,都转变为世家。
“那我们要不要设宴庆祝一下?”
“肯定是要的呀!”
戏煜哈哈一笑:“不过我并不是觉得你们挣的不够多,其实只是对我而言不算多罢了,但也算是在我的预期之内!所以肯定是得庆祝的!”
戏煜也大致解释了一下:“你们可以仔细想一想,我如今已经算是控制了青州徐州两地,钱本来就只有这些,如果没有其他钱财出现的话,我就只能算保本!”
“我和百姓是两个概念,若是没办法挣到来自其他地区的钱财,其实也只能算是财富的一种流通,而并没有增殖!”
“这倒是有道理!”
诸葛亮和郭嘉笑了一下,他们折腾了一年的时间,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流通”,
若是让他们自个儿折腾的话,确实让百姓们挣到些钱,然后再变成税赋,流通在市面上的是更加多样化的商品,但在过程之中,百姓也因此而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肯定是有着收获的。
看来以后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其实以前的时候,儒生并不觉得商业有多么重要,感觉商业只不过是“投机倒把”之举罢了。
而如今他们却觉得,商业之中也有着不少的门道。
百姓富足,也和戏煜息息相关。
之前戏煜也聊过这个方面的话题。
商品卖出去的话就会有价值,无论怎么转手,价值是依旧存在的,交易也是很久不变的,所以倒也不担心商品卖不到江东与荆州乃至于幽州,只要不打仗即可。
“其实我之前,也想过,甚至还打造了一个专属于戏家的印记,干脆就叫做“戏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