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章 元宵节(1 / 2)

加入书签

‘破五’过后,苏俊卿的二太爷就忙了起来,因为苏俊卿的三叔在二月份就要完婚,家里要把东厢房的书房空出来,给他当婚房。

婚房是有了,可屋里除了桌子板凳,还没有床呢,所以苏俊卿的二太爷的任务就来了,那就是给苏俊卿的三叔打造一张婚床。

所幸,正是年节,家里已经没有亲戚要来,男人都没有事情,可以给苏俊卿的二太爷打下手。

苏俊卿的大伯什么都不会,就给苏俊卿的堂兄苏俊禹去屋里启蒙了,当然还有云语双也得识字,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孩就区别对待。

苏俊禹已经四岁了,已经到了启蒙的年龄,早些读书识字,以后上了学堂也能早早的跟上进度,虽然不期盼他能够考取多高的功名,但识字之后若是不想务农,总能在这个时代多出很多的道路选择。

苏俊卿的父亲和三叔也什么都不会,但他们没有事情做,就帮忙搬搬抬抬,或者递个工具。

苏俊卿的爷爷帮助苏俊卿的二太爷锯木板,锯木头的活比较辛苦,苏俊卿的爷爷因为经常给苏俊卿的二太爷打下手,简单的工作已经能够胜任。

木头上下用墨盒打出一条细线,用框锯顺着细线锯就可以了,先把原木锯成木板,再把木板锯成木条,这个工作都得由苏俊卿的爷爷来完成,量大累人。

苏俊卿的二太爷只需要把木条、木板用刨子刨平,然后打孔、开槽,做这些精细的榫卯结构就可以了。

虽然参与的人很多,但架子床工序繁琐,足足用了八天才做完,做完之后就是先上一层底漆,等底漆干涸之后就可以上明亮的漆色了。

架子床做完已经正月十四了,再有一天就是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

苏俊卿的奶奶已经准备好元宵节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吃元宵、点红烛、燃炮竹、放烟火才是今天的主角。

正月十五这天,吃过午饭之后,家中女性已经没有太多事情,苏俊卿的奶奶和娘亲就要准备晚饭必备的元宵。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团圆美满之意。

苏家的汤圆是枣泥、芝麻和豆沙馅的。这些馅料都是苏俊卿的奶奶奶自己制作的,不得不说苏俊卿的奶奶就是百宝箱,基本上没有能难倒苏俊卿的奶奶的。

馅做好之后,苏俊卿的奶奶就取出三大碗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沸水后,就用筷子一直搅动,苏俊卿的奶奶告诉苏俊卿的娘亲,这个步骤一定要用滚开的沸水,只有这样烫出来的糯米粉才有粘性。

然后就把烫好的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再分成一个个的小剂子。

苏俊卿的娘亲用这些小剂子揉成小碗状包上馅料,一揉就做成一个元宵,为防止元宵干裂,外面还会滚上一层糯米粉。

元宵做好后,苏俊卿的奶奶就下锅煮了出来,看看时间已将到了申时末(17点),正好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晚饭过后,天已经黑了,这就到了正月十五的重要环节,点红烛。

院子里每个房间的门口左右,包括院子大门口左右都会点燃一根小红烛,以此祈求吉祥。红烛高照,红星闪闪,红红火火,祈求一年平安吉祥。

等院子的各个门口都点燃红烛之后,苏俊卿的太爷爷就拿起一个沾满12根小红烛的木板,对着苏俊卿的爷爷说道:“闻铭,叫上家里众男丁,拿上烟花、爆竹,去主街了。”

苏俊卿的爷爷赶紧招呼苏俊卿的大伯、父亲和三叔拿上烟花爆竹,自己则一手抱着苏俊卿,一手拉着苏俊禹跟着父亲向着主街走去。

这一日夜里,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在主街点燃12支小红烛。这十二支小红烛又叫子孙灯,只要这12支灯火燃完,就寓意着家里子子孙孙繁衍不息。

走到主街之后,就看到主街上已经有人点燃了红烛,圆月高挂,黑夜的主街地上,闪烁着点点灯火,映衬着人影耸动。

渐渐地主街上有的人家烛火燃尽,点燃了爆竹,主街的街道也从寂静,慢慢向着热闹发展,爆竹响完之后,就是烟火,五颜六色的烟火映照的主街一片通明。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爷爷,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放烟花呀?”苏俊禹听着街道上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看到别人家已经点燃了烟火,就迫不急待的仰起头问自己的爷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