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章 大国之道(1 / 2)

加入书签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青霉素的玻璃瓶已经生产完成并且开始分装青霉素了,不过因为各种原因生产的还是西林瓶的那种,主要是注射瓶的生产设备解决不了,现在还只能生产敞口瓶,也就是后世那种西林瓶,而且塑料盖也没办法生产,只能用软木塞先代替。

等工厂将样品送过来以后,总参带着工厂负责人过来找何立文确认,何立文自然是不满意的,但是橡胶的生产不了。

“这样作为样品是没有问题,但是成品还是要解决盖子问题,我们生产不了的话,玻璃瓶样品带到上海找橡胶工厂定制那种橡胶盖,这样可以直接用注射器往里面加水,往后抽出来才可以使用,软木塞毕竟卫生等各方面都给人感觉差一些 ,这个是我们最近几个创收的大头,还是要想办法搞好一些,毕竟这样一瓶到时候卖到国际市场就是10美金到30美金之间,目前最少要15美金以上的价格。”

“好,盖子问题我让组织那边协调去定做,其他没问题了吧。”

“其他没问题了,另外销售渠道筹备的怎么样了?现在战乱将起,接下来青霉素的全球需求便会疯狂增长,据可靠消息,德国将于四天后对奥地利发起闪电战,他们计划都已经全部下发了。”

“这样说岂不是全球战争的正式开启?”

“是的,所以总参这边要和组织说明情况,趁这个机会,用青霉素将我们需要的人才、设备、技术等换回来,现在黄金虽然是通货,但是在救命面前都不是问题,所以有了青霉素,我们就有了谈判的主动权,只有我们将全球的人才、技术等搜罗尽量多,才能支持我们真正走向这个时代巅峰,所以青霉素的作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特别是苏联、德国、英国、法国、以及整个西北欧,按德国的计划全部会被卷入这场全球性的战争中,你想一下到时候药品需求有多大,甚至最终美国或主动或被动都会下场,这样全球的先进国家都对青霉素有需求,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积累足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等。”

“等等,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开会讨论一下比较好。”总参阻止何立文继续说,然后让工厂负责人回去先安排西林瓶的生产,至于盖子,先用软木也行,到时候再解决橡胶盖问题就行。

等两人拿着样品回到老总这边,几位首长都在,陈旅长也刚好被总参的警卫员叫了过来。

“发生了啥事?”老总见几人进来便疑惑地问。

“关于青霉素的事情,玻璃瓶已经生产出来了,何立文同志的意见是软木塞不好,要改用橡胶瓶。”

“改用橡胶瓶不是啥大问题,不过我们对青霉素的重要性看得不够重……”总参接下来便把何立文刚才对青霉素的重要性转述一遍。

“你是说德国准备进攻奥地利,然后进攻整个北欧?”老总的关注点显然首先是军事层面的。

“是的,前段时间去德国拿武器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今天我出去巡查情报的时候顺便到了各国的使馆,发现德国使馆这边已经接到通知,德国将于3月12日,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四天后对奥地利发动战争,然后我去德国那边看了一下,确实是全国备战状态了,根据那边的资料显示,德军计划于3月12日,也就是三天后,由德国在国内的纳粹党徒大肆宣扬‘奥政府被包围’,伪造奥政府请德出兵镇压骚乱的‘紧急请求’,接着,德国军队派遣机动兵团长驱直入,准备兵不血刃地占领奥地利。”何立文认真回答,毕竟这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另外,德国还有计划对波兰等地用兵,甚至最终目标是吞并苏联。”

“嘶。”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你觉得我们要不要将这个情报转给苏联?”

“首先,这个只是我个人能力得到的情报,如果要转告苏联,我得先去对他们的情报拍照,这个难度不大,主要是他们信吗?现在可是还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的。其次,苏联国土面积大,战略纵深足够,德国要灭亡苏联不太现实,除非是德国和日本两个方向合击或许有可能,至于意大利就一打酱油的,无关紧要,第三,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没有友谊,所谓的友谊全部是基于利益的,所以苏联适当削弱有利于我们,未来甚至我们有机会收回外蒙和外兴安岭。而且全球各大国全部卷入战争对我们也是更为有利,一方面会形成两个阵营,对抗日本与德国,有利于分担我们的压力,其次就是我刚才说的,目前只有我们掌握了青霉素,那么全球战争从利益角度出发,有利于我们趁机大发战争财,当然这个战争财是指我们通过青霉素掌握主动权,搜罗全球的顶尖技术人才、生产设备、武器装备等都可以列入交易范围,当然我们优先要技术、设备和人才,特别是人才,技术我可以拿到,但是设备和人才必须解决,这才是大国之道。”

“何立文同志,这个可是进入会议记录的。”陈旅长提醒了一句。

“我明白,但是我对我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史,五千年的文明九成以上的时间是在战争或者准备战争,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