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章 一个月(1 / 2)

加入书签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就此成为了一个笑话,本来就是匆匆忙忙组建的一个临时性伪政府,还没来得及组建班底, 伪政府头目就被当场枪决,自然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哪怕临时换人,一方面不确定会不会再被刺杀,另外,日军想通过伪政府提振士气的目的已经破产,重新来一遍也不再有意义,如果再次被刺杀,那么反倒会成为负面影响,会比第一次刺杀更严重的那种,所以日军方面也没有再继续这件事情。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整个根据地都没有对外扩张,部队也没有再大规模扩充,总指挥在何立文提出往专业化,机械化,合成化方向发展以后,根据当时的情况,让参谋部制定了相对应的整编方案。

整个根据地进入消化吸收状态,从娘子关撤回以后的这五个月时间,前面的三个月基本上处于暴兵、练兵状态,后面的这两个月时间则是整编,逐步往强军的方向发展。

这一个月的时间,何立文根据老总那边的清单,从日军那边“拿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特别是重武器,像火炮、坦克、卡车等等军事物资,基本上都挺足的。

所以现在的班级编制全部是三个三人组成三三式进攻阵形,轻机枪一挺,不过是采用的日军轻机枪,相对比较麻烦,按日军编制是一名轻机枪指挥官,一名机枪手,两名弹药手,不过在八路军这边把轻机枪指挥官取消了,所以一个班就是步兵9人,分成三个三人组,装备三八大盖一支,每人携带120发弹药,轻机枪组3人,负责一挺轻机枪,每人配置一把日军制式手枪,加上班长,另外设置了一个副班长,这个是何立文后面提议的,一方面负责轻机枪的指挥,另外也是为以后部队发展储备基干人才,一个班总计15人,这个级别和日军的小分队火力配置基本相当。

一个排三个步兵班45人,增加一个重机枪班11人,一个掷弹筒班12人,装备4门掷弹筒,8支三八大盖,排长副排长一名,另外配置一个装备98K的狙击手,一个排共计71人,

一个连三个步兵排213人,增加一个迫击炮排,不过采用的是日军的步兵炮,主要是西方国家的不太好去拿, 所以也可以称为步兵炮排,人员配置和日军一样,55人,主要是装备的日军九二式步兵炮挺难伺候的,所以说日军装备其实何立文看不上,不过现在没办法,西方不能搞太多。另外配置一个侦察排,主要负责侦察、情报、火力支援、通讯等,也是标准步兵排编制,一个连加上连长副连长指导员,一起316人。

一个营三个步兵连954人,另外加强一个炮连,不过也是装备的九二式步兵炮,主要是太行山区不适合重型迫击炮的运输,一个炮连辖4个步兵炮排,220人,加连部一个警卫班负责警卫通讯侦察等18人,另外营部单独增加侦察连不配置炮兵等,侦察连就是标准三个步兵排加连部18人,共231人,侦察连同时负责警卫、侦察、通讯、支援等,营部营长、副营长、指导员、营部参谋、电报员共5人,这样一个营就是1408人,与以前的一个团基本上相差不大了。

至于团级就相对比较复杂了,主要是前面各团的发展情况相差比较大,每个团的情况都有不同,不过最差的团在总部调配的情况下,目前也是三个步兵营加一个侦察连的配置,也就是说兵力最少的团目前也是5000人左右的样子,至于多的像独立团这样的就已经在将近一万人了,这还是这段时间相对比较控制的发展的情况下。

当然,独立团也有其特殊性,因为整个独立团基本上要负责黎城、黄崖洞的防御任务。

目前整个太行山根据地总兵力在23万人左右,所以最终还是出现了很多独立团、新编团番号,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整个太行山根据地就只有129师一个师的编制,哪怕一个旅编5个团也只能三万人多一些,一个师编5个旅也装不下来,而且国民党方面对于旅级编制还是相当敏感的,最终只能是三个旅,每个旅下面三个正式番号的团,其他的就全部是独立团、新编团番号了。

工业这一块也发展相当快,黄崖洞这边学校、医院已经建成,学校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在资金加持下,学校采用了七年制全免费教育,就是学费、食宿等全免,小学二年,初中一年半,高中一年半,大学二年的学制,主要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学校假期相对就很少了,每星期休息半天,春节十天,暑假十天,这个是何立文提议的,实在是没办法了,根据地太缺人才,何立文算了一下,哪怕按这个时间来安排,而且按历史时间建国,那么刚入学的学生也得等建国后才能毕业了,所以后面便增加了一项政策,就是学分制,凡是成绩优异者,修满对应学分就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课程的学习 ,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方面的奖励,虽然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但是特殊是时期,这也是无奈之举。

好在这个时期的国人相对后世更加能吃苦耐劳,而且大家的基本生存保障问题解决以后,大部分的家庭还是希望孩子去读书的,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望也不是后世的人可以理解的,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