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备战南京(1 / 1)

加入书签

1937年12月5日,何立文等人到达黄崖洞根据地一个月,最近根据地的核心起步问题算基本上解决了。

何立文想起了南京事件在即,记忆库中的资料是12月9日日军逼近南京城下,10日正式进攻,南京事件是在13日,现在离日军攻城还有五天时间。

何立文在思考怎么避免这次事件的发生,最少是不能如同历史上那么惨烈。

最简单的办法是去取了进攻部队的物资,这样势必迟滞日军进攻速度,要补充是不可能那么快的。

第二个办法就是空袭,这个会“灵异”事件一些,就是直接用神魂空间装满手榴弹炮弹之类的直接往日军阵地上丢。

第三个办法就是用意识控制日军战机去轰炸。

第四个办法就是斩首行动,这个在没有穿越过来之前做过无数次。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对日军士兵下手。

其他办法也有一些,只是没这么直接。

何立文现在也不管那些了,留了一张纸条在桌上:“我刚搜集到信息,日军将在五天后进攻南京城,并计划在破城后屠城,我这几天得去那边盯着,有事留言给我,我会不时回来。”

南京的主要问题在于高层无计划地撤退,和当时的上海差不多,甚至更过,上海好歹还稍微有计划一点点,当然也就多那么一点点。

原本何立文刚穿越的时候,上海都还没陷落,只是到了上海会战末期,后面太原会战、苏州会战何立文其实都有机会参与,不过基于对历史的了解,何立文觉得意义不大,而且最近忙于根据地这边的建设,所以干脆就没管了,但是南京事件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相信只要是华夏人都有同感,所以这次必须得干预。

何立文的初步计划是刺杀指挥官,然后搬武器装备和物资,再根据情况看有没有采取其他行动,宗旨是阻止屠城事件的发生。

凡战必情报先行,这个时候日军还没到南京城下,所以何立文自然是要对南京目前的情况作一个全面了解,何立文准备花两三天来做这件事情。

何立文从南京方面的防御开始查看,其实南京的防御还是不差的,国军兄弟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准备抗战的,何立文心中在为这些国军兄弟深感遗憾,可惜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尽量了,屠城事件中白白牺牲了不少,这次希望情况会好很多。

日军现在还在从上海苏州方向往这边推进,何立文则是从南京方向沿着大路往上海方向,不过现在的神魂观察范围太小了一些,目前也只有五公里多,所以只能照顾主要方向了。

沿路,何立文看到不少国军溃兵,确实有点像历史记载的一样,很乱,一小队日军甚至就敢追着一个营的人跑。

当然何立文碰上了的也会顺手帮忙解决一些麻烦,不过这次都是用枪解决的,整个南京到上海方向到处都是这种乱局,不过何立文也没时间去全部照顾到,只能是在搜索日军主力部队的时候发现了就顺手帮一下忙,几十万的溃军而且是四处乱跑的那种,何立文自然照顾不过来。

毕竟何立文一次扫描也不过五公里多的半径,也就是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

不过何立文还是于心不忍,沿路还是救下来不少人,另外也枪杀了至少有两三千的日军。当然也顺便收缴了这些日军的武器装备,不过这样会耽误不少时间,每次装满了空间,何立文都得往回送,直接往黄崖洞外面一放,叫王团长安排人去接收,当然顺便会看一眼王团长有没有留言。

不过王团长应该是有看到何立文留下的字条,知道何立文在帮助南京方向,所以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也暂时应该不会打扰何立文,而且有这么多武器装备运回来,王团长也得安排人去联系旅长来运输回去。

两三千人的武器装备,怎么算也接近一个联队了,这些自然不能浪费的,八路军现在最缺的就是武器装备,原来何立文是直接从日军仓库拿的,有这种机会自然顺手取了,这种事情发生只会是“战损”,更为合理。

大半天以后,整个日军的前锋追击部队分散的这些就收拾了个七七八八,日军也开始调整,并没有进行分散追击了,看这情况速度就已经被迟滞下来了,另外一个好处自然是溃军也终于得以喘口气,原本很混乱分开的也逐步自发地聚拢了起来,相对有秩序一些的向南方方向撤退。

何立文自然是希望南京方向的唐生智是能够坚守的,只要他不放弃,就更有机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