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齐乐府第一次开会(1 / 2)
他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全靠这份谨小慎微,与不小瞧任何人的态度才能走到这个同知的位置。
二人同僚一年,该说的话他也说了,到底该如何做,就看对方自己选择,要作死,他也拦不住。
林通判嘴中道着谢意,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不管怎么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没有了解清楚对方的行事风格之前,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谨慎一些。
两个人都没有一点耽搁,次日一早就将整理好的资料呈给王青曼,辖区内所有县令也加急派人通知。
这几天除了接收资料,王青曼没有召见任何人,直到所有县令齐聚府衙她才露面。
开会之前,王青曼在每一个座位上都定制了一个象征身份的名牌,上面刻着每个人的名字,大家一进来就可以按照名牌上面的名字落座,这样一来避免了自我介绍的尴尬过程。
她换上新的官服,走进去,所有人一同起身行礼。
“参见大人。”
“不必多礼,事出紧急,大家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简单介绍一下,我叫王青曼,是新上任的府令,不耽搁大家休息时间,咱们速战速决,先说今天会议的第一点,在座的各位针对春耕有没有做出什么举措?”
十几人待的房间里面,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你们谁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沉默是逃脱不了问题的,遇到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本官现在没有追责的意向,做了处理就是做了处理,没做就是没做。”
集体摇头。
王青曼表情不变,“那好,现在讨论第二点,你们对于当地的水土,适合种植什么粮食作物?有没有进行过了解?”
得到的依旧是沉默。
王青曼提出的这些问题,完全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大家都以为王青曼召集所有的县令,只是想做一个人事方面的了解。
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王青曼的提问,自然是一问三不知,而且王青曼问的这些,他们还真的没有了解过,就忙着应付当地百姓了。
“现在接着讨论第三点,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习俗,你们了解多少?地方语言学习到了什么程度?能够自如与当地百姓沟通吗?”
明明外面寒风凛冽,大家的额头却不由自主的开始冒虚汗。
“啪!”王青曼将手中的杯子重重砸在桌面上,“所以这就是你们一年来所谓的努力?”
“你们是把这些百姓都当做俘虏处理,觉得他们身为俘虏,就应该听你们的话,按照你们的吩咐做事吗?”
她骂完,仍旧是一室寂静,王青曼握着杯中的手紧了紧,才无奈道,“算了,现在不是追究谁的罪责时候,那么就第一点本官先来说话本官的举措,有不适合的地方大家再补充。”
“齐乐府邻嘉兴关,嘉兴关有驻军,现无战事,嘉兴关的将士除了训练之外,便要负责官田耕种,他们人手众多,完全可以协助我们完成春耕,陛下仁慈,齐乐府前三年赋税全免,作为筹码,这部分被免去的赋税可做军粮补给嘉兴关,此事诸位可有意见?”
廖同知作为王青曼之下,其他官员之上,第一个先开口,“大人,这般做法自然是可,但也要嘉兴关愿意配合才是,我们甚少与嘉兴关打交道,说服他们派兵帮我们耕种怕是不易。”
林通判紧随其后,“大人,廖大人说的极是,且如今官府与当地百姓关系紧张,出动驻军怕会引起不必要的乱子。”
一众县令,“我等附议。”
被否认了,王青曼未动怒,仿若刚才摔杯子的不是她一般,“那么,诸位有什么良策吗?”
所有人再次哑然,他们要是有办法就不会拖到现在,前任府令想的法子是以财诱之,花钱聘请当地百姓耕种,可朝廷拨过来建设齐乐府的银子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大的花费,除了耕种,后续田地管理复杂,不可能处处花钱使人,最终此计胎死腹中。
也试过用武力压迫他们耕种,但换来的是他们更为激烈的抗争,死了几次人后,就不敢再如此。
“你们没有办法,那就按照本官说的去做,嘉兴关那边本官亲自去谈,谈来的士兵你们亲自安排到位,这点大家异议吗?”
众人:“谨遵大人吩咐!”有异议又如何,他们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能按照王青曼说的去做,反正出了问题受到影响责罚的也不是他们。
“第二点,由你们亲自执行,听清楚本官的话,是你们亲自执行,去弄清楚,当地的土地适合种什么粮种,以及常见物种做一个统计的数据出来,我会一一过目,再行检查,若你们调查的结果与实际不符,本官有权利上折子脱了你们身上的这身衣服!”
为官者,高悬明堂,是看不见底下民情的,那些苦难会被他们置若罔闻,不清楚辖区内的具体情况,冒然下命令,受害的只能是百姓。
“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