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9章 缺德的办法(1 / 2)

加入书签

文帝心中如何不明白。

只要大乾击败漠西诸部,再安心的发展十来年,可能不需要他提,那三个藩属国就愿意去国号并入大乾。

但这个过程有些漫长啊!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尤其是在巡视一圈后,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这身子骨,跟年轻的时候完全没法比。

搞不好哪天就殡天了。

他还是想在有生之年亲自为大乾开疆拓土的。

“父皇这是哪里话。”

云铮劝慰:“父皇的身子好着呢!怎么会看不到那一天?”

“好个屁!”

文帝瞪云铮一眼,“朕自己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搁在五六年前,朕巡视这么一圈跟玩似的!但现在,这一圈走下来,朕这身体就乏得很了……”

“圣上,臣也乏得很啊!”

秦六敢嬉笑:“这么大一圈走下来,除了他们这些年轻力壮的后生,有几个人能跟没事人一样?”

“年轻力壮也扛不住啊!”云铮讪笑,“不瞒父皇,儿臣其实也累得够呛,只不过看父皇都在咬牙坚持,儿臣也不好意思叫苦。”

穆顺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也快累得不行了。

都是文帝不叫苦,他们才不敢叫苦。

“行了,用不着你们安慰朕!”

文帝轻轻挥手,重新坐下,满脸无奈的叹息:“现在最大的威胁还是漠西诸部,还是先缓几年,先解决了漠西诸部再说吧!”

只要漠西诸部解决了,那三个藩属国联合起来都掀不起风浪。

看着文帝那落寞的模样,云铮不禁有些不忍心。

这老货啊!

还是一直对当年的大败耿耿于怀。

他心中清楚,文帝想将那三个藩属国纳入大乾的版图,也是从侧面洗刷那场大败的耻辱。

他想让人知道,他这个皇帝,在武攻方面还是有些建树的。

“父皇,咱们不一定要等,可以先布局!”

云铮突然建议。

“哦?”

文帝来了兴致,“如何布局?具体说说!”

云铮问:“那三个藩属国盛产哪些东西?”

文帝疑惑的看云铮的一眼,这才开口:“三藩的物产倒也是丰富,尤其盛产木料、香料、、粗麻、药材、宝石、翡翠、象牙,他们所朝贡之物,也以这些东西居多……”

三藩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山地、林地尤为多。

其实三藩的气候条件很时候耕种,而且雨水非常充足,那边的稻米一般都是一年两熟,但那边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三藩缺少耕牛,导致那边的粮食产量较少。

如果三藩能够进行大面积拓荒,并有足够多的耕牛和百姓去耕种,三藩可以成为很好的产粮地。

但要在三藩拓荒,难度应该不是一般的小。

据说那边到处都充满瘴气,林间毒虫遍地,三藩每年因为瘴气和毒虫而亡的人不在少数。

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导致三藩缺少粮食。

对三藩用兵,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先不说什么毒虫,光是潮湿闷热的天气,对行军就是个巨大的考验。

大雍朝就曾对三藩中的南诏用过兵,但十万大军进入南诏,还没跟南诏的军队接触,就已经倒下了两三万人。

最终大雍朝不得不撤军。

去年漠西诸部进攻焦麓,萧万仇率军支援焦麓,哪怕有焦麓的人带路,还提前准备了大量的药材,都有近一成的士卒因潮湿闷热的天气而倒下。

他之所以迟迟不敢对三藩用兵,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听着文帝的话,云铮不禁陷入思索中。

稻米一年两熟?

这他娘的倒是一块宝地啊!

真要能开发出来,肯定可以成为大乾的又一粮仓。

云铮沉思片刻,微笑道:“我朝可大量收购三藩盛产之物,然后再低价卖粮食给三藩!”

“六殿下,这怕是不妥吧?”

秦六敢皱眉,“我朝自己的粮食都不够,还低价卖给三藩?”

“荣国公,账不是这么算的!”

云铮脸上露出一丝坏笑,“你想啊,如果三藩的百姓就靠着那些盛产就能得到足够多的粮食和银子,过上富足的日子,谁还会去耕种?这样持续个几年时间,等三藩没人耕种的时候了,咱们再突然不卖粮食给三藩了,他们会怎么样?”

嗯?

听着云铮的话,文帝和秦六敢都陷入思索之中。

很快,文帝就明白了云铮的意思,“真到那个时候,我们将三藩纳入大乾的领土,三藩就算想战,却连军粮都没有,对吗?”

听着文帝的话,秦六敢眼前陡然一亮,看向云铮的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