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明亡于开中法废(1 / 3)
方望海说道:“本朝的盐法,最大的难在‘守支’。”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方望海的意思,他反问道:“岳父大人,守支,就是说开中的盐商提不到盐吗?”
方望海点头说道:“本朝所说的盐法壅塞,就是指拿到盐引却在盐场提不到盐,特别是江淮的盐场,有的盐商从祖父辈就拿到盐引,孙子辈都提不到盐。”
苏泽心中感慨,果然是市场规律无法逆转,盐引壅塞这种事情会发生,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在大明朝的前期,边境地区的粮食价格并不高,一般来说,一引的盐需要纳粮二斗五升,而边境地区的粮食并不高,二斗五升的粮食只需要五分银子,也就是0.05两银子。
而一引的盐,在江淮地区能够卖到五两银子。
这样巨大的利润,自然导致江淮地区的盐引壅塞,有大量商人拿着盐引提不到盐。
毕竟一个地区的盐产量也是有限的。
苏泽问道:“是不是产盐和守支两个方面都出了问题。”
方望海知道苏泽对财政的事情非常在行,却也没想到他这么敏锐。
执掌了南京户部之后,方望海也查看过盐业有关的档案,这也是他看了大量的档案才发现的原因,苏泽竟然一下子就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方望海说道:“是的,江淮的沿海盐场,从国初以来的产量就在不断地下降,如今一些盐场的产量还不如国初的一半。”
苏泽对于盐场很了解,他手下的朱七就是盐丁出身,对于朝廷压榨盐场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苏泽立刻说道:“这也是必然的啊,朝廷的对盐丁还用工本折钞,今天还在给盐户发宝钞,如果不贩售私盐根本活不下去。”
处于洪武大帝的“伟大”设计,盐丁在国初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他们的工钱是通过折算宝钞下发的。
洪武年间的宝钞还算是稳定,这项政策没什么问题。
到了永乐年就绷不住了,宝钞到了今天和废纸一样。
可是盐丁的工钱到现在还在用宝钞支付,导致几乎所有的盐场都会有盐丁偷取盐去私自贩卖的情况的。
这个问题也很正常,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如果上面不管饭,那就不能怪下面自谋出路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盐户能够靠的就是盐,所以几个产盐的省份,同时也是私盐泛滥的省份。
明明从国初至今,所有盐场的规模都扩大了,盐丁的人数也变多了,技术上也进步了,但是盐场的产量却降低了,甚至导致一些盐场长期拖欠生产任务,商户无法守中。
苏泽冷笑着说道:“恐怕无法守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朝廷滥发盐引吧?”
方望海笑了笑不语,从孝宗开始,就喜欢赏赐宦官和亲贵大额盐引,皇帝就有把盐引赏给近臣的传统。
皇帝动辄赏赐近臣亲戚们成千上万引的盐引,这些权贵人家拿着盐引过来提盐,又有哪个盐场敢不给。
朱七这帮盐丁造反,就是因为嘉靖皇帝赏赐太监盐引,太监到了福建提不到盐,然后逼迫盐户产盐而导致的。
这种事情从孝宗朝开始就数见不鲜,两淮两江的盐场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叛乱。
这些内容也都是后世讨论的很清楚的,苏泽读书的时候也知道这些内容。
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更加深层次的内容了。
方望海说道:“其实原本这样,盐法还是能够维持的,可是弘治五年的户部尚书叶淇改革盐法,就彻底将盐法败坏了。”
叶淇改革?苏泽用自己的【历史学】回忆了一下,问道:
“是不是开中均输折色?”
方望海疑惑的看着苏泽,这件事苏泽竟然也能知道?
大明朝要让科举考试名次靠前的进士进翰林院,给翰林官优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翰林院中有大量国家的典籍。
这些典籍包含了大臣奏折,内阁的堂议和六部的部议记录,甚至还有大量的皇帝诏书和奏章批示。
更不要说还有皇帝的实录,也都是收录在翰林院中,可以让翰林官学习。
比如张居正在翰林院中,他的工作是翰林院编修,主要工作就是检查校对这些典籍。
这工作比较轻松,但是可以自由的查看这些资料。
国家施政的精华,就是在这些重要的档案中,这也是为什么翰林院出来的官员施政能力都不差的原因。
如同张居正这种过目不忘的神通,在翰林院中更是如鱼得水,他不断的吸收前朝各项改革变法的精华,查看当年对各种决议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方望海的科举
他到了南京户部侍郎这个层次,才能接触到这些内容,而且还仅限于户部的部议和讨论,要不是南京户部就是管理盐政,他也根本看不到这些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