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最后底线(1 / 2)

加入书签

听到陈小龙的心中郁闷,叶永家没有立即回答。

打开窗户玻璃,看着公路两旁农田里生长茂盛的玉米。

“小龙,这些玉米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受风吹雨打,要遭遇虫灾侵害。依靠农民辛勤劳动,更要自身品质优良,才能获得大丰收。”

叶永家的话,好像是随口谈论,与刚才的话题风马牛不相及,陈小龙却明白了过来。

要在这场较量中顺利过关,就得要看自身驾驭大局的能力。

如果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没有领导会对自己多看一眼。

看到他处于沉默之中,叶永家担心吓到了身边的侄女婿,补充说:“小龙,这次的广交会创汇是多少,难道你心中没有一点数吗?”

陈小龙的脸上瞬间展现出了笑意。

七个多亿的创汇对于急于外汇的华夏来说,是绝对动不得的一块蛋糕。某些家族再有多大的势力,也不可能突破这个底线。

要是出现了那种情形,绝对会迎来雷霆万钧般的打压。

“二伯,我明白你的意思。只要稳住彩电和手机出口这两块阵地,就不会影响外贸出口。那些黑手反而会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嗯,不错,有悟性。我还要告诉你,要想让别人重视你,保护你,就得要不断体现自己的价值。”

“……”

“别说什么世态炎凉之类的废话。灯泡如果不能散发光和热,能有几人会喜欢?”

……

汽车停在玻璃厂的时候,陈小龙的心情明显好上了许多。

经过二伯的启发,他已经从原先的郁闷中走了出来。

不断让自己强大,才是自保的最好途径。

要不然就放弃所有事业,找个地方做富家翁。

“小龙,这是厂长苗成林,你们年龄相差不大,好好拉拉家常。”程正国乐呵呵地介绍说。

苗厂长大约三十五六岁的年龄,脸庞棱角分明,眼睛黑亮有神,一看就让陈小龙产生了好感。

双方拉了一下手,也不进会议室,直接开始参观生产车间。

看到二人交谈十分投机的样子,程正国拍着手掌笑道:“好兆头,这是一个好兆头。”

他给有些诧异的叶永家做起了介绍。

苗成林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各个车间的活计都曾亲手做过。

说到业务的熟练,全厂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

只是有一条缺点,除了业务外,不太擅长与别人进行交流。

想不到他会和陈小龙这个外行人,聊出这么一种热乎劲儿,也许这就叫做缘分吧。

听了程正国的介绍,叶永家笑出声来。

作为家族的重要成员,他对陈小龙的许多事情都会有所耳闻。

陈小龙唬得住那些知名教授,能在科技论坛上大放异彩,对付一个玻璃厂长,可算是手到擒来的小事啦。

齐鲁玻璃厂的规模,足有五个石城玻璃厂那么大。

一行人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也花了一个多小时。

工厂的规模不小,美中不足的是11个车间只有3个车间在开工生产,其余车间都是铁将军把门,不见人影。

好多车间门前的空地上,已经长满了半人高的青草。

人群经过的时候,能够听到草丛里不断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回到会议室后,抓住陈小龙与随行人员交换情况的空隙,程正国将苗成林拉到了旁边。

“成林,你的感觉怎么样?”

“师傅,这个陈顾问很有才,说到玻璃生产一点也不外行。”

“废话,人家能当四大公司的总顾问,又是两大基金的联系人,当然不会是那些满腹稻草的花花公子。”

“师傅,我劝你就别坚持那个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想法啦。三千人要吃饭,都把我给愁死了。”

听到徒弟想打退堂鼓,程正国抡起手臂就想甩上一个巴掌。

看到徒弟脑袋上的白发,又把手掌收了回去。

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是一大半的白发,还不都是被眼前的市场行情给闹的。

不能说是徒弟无能,就是换上自己,照样也是没有好主意。

大批量的产品赚不到钱。

能赚钱的产品数量又少,经济上不合算。

小玻璃厂混得风生水起,龙头老大反而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唉,还是把保吃饭放在第一位吧。但愿陈顾问能让工厂起死回生,老头子被打脸也不算多大的事情。”

形势比人强,程正国终于说出了软话。

会议室里,双方代表分坐两边进行洽谈。

叶永家作为特邀代表,坐在桌子顶头旁听。

会议的第一项,先由收购方对玻璃厂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