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有客来访(1 / 2)

加入书签

有人造访,莫非正是他?赵安邦的内心涌动着期待。

赵安邦迎上前去,准备迎接这位不期而至的访客。一如往常,他首先观察对方的眼神,试图从中窥探出此人的内心世界。

他的双眼,如同具有神奇魔力,仿佛能透视人心。经过短暂的凝视,赵安邦开始解读对方的眼神。

果然,从对方的眼神中,他看到了正直与善良。这样的人,能做出如此义举,也就不足为奇了。赵安邦在内心深处给予了肯定。

只见那位造访者恭敬地俯身施礼,口中朗声道:“赵大人安好,吾乃内阁次辅张景大人派来,特来向您传达重要讯息。”

赵安邦的面部表情维持着惯常的沉稳,然而内心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此刻的他暗自思忖:“此刻来找我,究竟所为何事?还真能挑时候。”

赵安邦的反应几乎是瞬间的,他的眉头轻轻挑起,脸上掠过一丝惊讶与期待的复杂神情。他迅速整理思绪,以沉稳而从容的语调回应道:“哦?原来是张景大人的使者,真是有失远迎。不知有何紧急事宜需要传达给我?”他的声音里透露出对张景大人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消息的好奇与期待。

说着,赵安邦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使者进入府内详谈。他深知张景作为内阁次辅,位高权重,能派使者前来,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议。赵安邦心中不禁好奇,究竟是何等事务,竟让张景大人如此郑重其事地派遣使者前来。

在使者的引领下,赵安邦将使者请入客厅,并亲自为他斟茶。两人分宾主坐下后,使者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呈上,道:“赵大人,这是张景大人亲笔书信,请您过目。”

赵安邦慎重地接过信件,小心翼翼地展开,开始仔细阅读。随着文字的深入,他的表情也随之变化。时而,他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仿佛在思考着信件中提到的每一个细节和背后的含义;时而,他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似乎被信件中透露出的某些信息所震撼。

他深知这封信件的重要性,也代表着他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赵安邦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决心要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赵安邦非常热情地招待使者,两人相谈甚欢。赵安邦也正好通过这个使者了解一下他不在京城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在热情招待使者之后,赵安邦随即嘱咐下属整理行囊,为即将到来的旅程做好准备。他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即将再次踏上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让他不禁怀念起京城的安逸与舒适。

然而,赵安邦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他深知自己的羽翼尚未丰满,有时候必须舍弃个人的舒适,去追寻更高的正义。他自我安慰道,尽管路途艰辛,但这也是为了伸张正义,保护百姓的安宁。

当然,如果能轻松愉快地完成这一使命,那自然是更好了。

到了次日清晨,赵安邦便早早地踏上了旅程,开始了奔波之旅。

赵安邦在旅途中不禁回味起昨日所见的张景亲笔信笺中的深刻内容。信中详细叙述了三件重要事宜:

其一,张景对赵安邦巧妙运用假证据将吴立明调虎离山的策略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并对赵安邦的精巧布局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其二,张景提醒赵安邦,其实无需采取如此冒险的策略。他早已掌握了一些吴立明贪污腐败的确凿证据,只需赵安邦派人告知,他自会妥善处理好一切。

其三,张景深知山东地区的腐败问题已达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他鼓励赵安邦无需畏惧,继续深入调查,并将背后的势力一并揭露,彻底清除腐败之根。

赵安邦览及此信,内心波澜涌动,颇感震撼。原来当日张景大人所言“可以放心大胆地展开调查”,竟蕴藏如此深意,自己竟曾误以为只是官场上的客套之辞,没想到原来是自己多此一举了。

张景在赵安邦心中的形象愈发显得深邃莫测。

单从信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张景早已手握足够将吴立明——这位内阁首辅陈世翰的心腹之一,置于死地的证据。他之所以迟迟未动用这些手段,不过是时机尚未成熟。一旦时机成熟,他便果断出击,一击致命。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从张景的表述来看,他似乎早就知道了山东的腐败情况极为严重,似乎也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赵安邦愈发觉得,这张景才是真正隐藏在朝廷之中的高人。

赵安邦心中甚至开始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难道那内阁首辅陈世翰存在的意义仅仅只是张景用来满足是当今圣上对于权力制衡的偏好而特意留下的一个工具吗?

赵安邦的思绪愈发沉重,种种可怕的猜想如潮水般涌现,迫使他急忙遏制住内心的不安。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清空杂念,专注于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赵安邦明确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前往兖州府府衙,先去会一会这兖州府知府,试试他的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