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追恋有望(1 / 2)
这个巷子的墙壁有些潮湿,都巴满了青苔,这青苔由于扎不下根须,所以长不出苗木,连草都不能算。马文采边走边猜测这个老太婆的意图,八成是为红荼来提亲。但他不想理睬这种事,他感觉自己就是一面墙,而红荼那份强贴着他的情感,分明就是扎不住根须的青苔。他为红荼的一厢情愿感到可怜又可悲。
这会儿,他背朝墙面站定身子,望着刘六英说:你有什么话敞开讲吧!
刘六英低声说:也不知你有什么魔法,竟然让我的女儿红荼害了相思病,为了你魂不守舍,茶饭不思了。
不讲了,不讲了。马文采摆一摆手,说这与我无关。并且咄咄逼人地问:老人家,你就是为了这个事来找我吗?
是哦。刘六英央浼地说:你能不能到我家去看一看为你害病的红荼?
你容我考虑一下,老人家,你先回去,明天再说吧。马文采侧过脸回答,显出一副被动的样子。
刘六英是拄着拐杖来的,马文采扶她一把,她才上路。走出下关村时,一个矮胖的少年就出来扶她,她有些感激地看着他问:你是谁?
老板娘,连我都不认识了么?我就是常到你的驴肉馆吃酒的梅斌啦!梅斌说话,依然满脸微笑。
刘六英一听就明白了,他对自己殷勤,是因为暗恋着红荼,可红荼对他不感冒哦。想到此,她推开他说:小梅,不用你扶,我会自己走。
老人家你这么年纪,路不平,要是一脚没走稳,摔伤了不值哦!梅斌强调一种利害关系。
刘六英再看他一眼,感觉他虽然身个矮得不中看,心肠倒不坏哦。
梅斌已经发现马文采与红荼的关系不妙,感觉正是他争取红荼的大好时机,便对刘六英说:你家红荼不错呀,那么漂亮的姑娘还愁嫁不出去吗?
刘六英沉默不语,望着脚下一条灰白的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的路发愣。
梅斌继续挑逗:马文采一介书生,太傲慢了,有什么了不起?为了他,红荼不值得闹别扭哦。
刘六英未料到,红荼的事儿他了解那么多,她把拐杖悬着,像心一样悬着,没有拄在踏踏实实的路上,她偶尔感觉梅斌就要成为他行为的拐杖了。
在驴肉馆内侧一间厢房里,红荼躺在床上,却没有合上眼睡一会儿。她眼神忧郁,眼眶里浸满了泪水,眼睑边是一道黑圈。说她瘦了也好,说她病了也行,这一切都是为了马文采。可马文采对她没有一点意思,她的单相思却很夸张地膨胀,总说派去的媒婆办事不力。
听到这话,鲍来梓有些愠怒地对她说:红荼,别胡思乱想了,你和马文采没有缘分,不可强人所难喽!
有缘分,有缘分。我相信有缘分。反嘴的红荼掩面大哭。
这是前些天的事,现在红荼知道妈妈刘六英到学堂去了,也不知她是如何向马文采提这门亲事的,红荼一直在静候佳音。这间厢房有面墙,上头有个窗户,她时而打开窗户朝通向学堂那条路上眺望,却不见妈妈返回的身影,只有阵阵清风拂来,给她的不是爽快,而是凉透了的心情。她又时而躺一会儿,再爬起来朝窗外看。
忽然她一阵惊喜,发现有一个青年扶着拄杖的妈妈踏上归途。那青年不就是马文采么?为了看得更真切,她离开床铺,在镜前拢一拢蓬乱的发丝,稍作整理,就走出门来看,心里又凉了一截,那搀扶妈妈的不是马文采,而是她有些讨厌的梅斌。她气得回到厢房,掩面哭泣。
这时,刘六英拄杖进来了,梅斌正站在门边。刘六英一手抓拐杖,一手抚摸红荼的头,说孩子,我到学堂去过,也说起你的事,那马文采心神不定,说要容他考虑。
红荼止住了哭声,揣摩妈妈说的话,认为马文采还给了她一丝希望。便抬起头望着刘六英问:那马文采要考虑多久?
此刻,红荼发现了门外窃听偷看的梅斌,就走过去沉重地关上门。
刘六英说:马文采考虑多久我怎么知道?
红荼低声说:明天让爸爸到学堂,再提这事儿,看马文采考虑好了没有。
刘六英为难地说:红荼,我的闺女,你的身材长相都不差,为什么偏要找一个不冷不热的相公?她想起一路搀扶她返程的梅斌,接道:只要人家小伙子心肠不坏,对你好,对我们一家人都好就够了。
妈——别乱讲,明天一定要爸爸到学堂去,对了,还带些新鲜驴肉去慰劳一下马相公。红荼固执地说,仿佛鲍家投入这份物质的关爱有把握打动马文采的心似的。
翌晨,鲍来梓带上一提鲜驴肉赶到学堂,却见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先生,闷声闷气在那里讲课。待下了课,问那老先生,他说马文采已经到别处去了,我是换他来教学生的。
鲍来梓把一提鲜驴肉递给他,说你可知马文采到哪里教书去了?老先生摇头,并且拒收鲜驴肉,说无功不受禄。
鲍来梓只好返回,郁郁寡欢的,他一走出学堂就碰见了梅斌,梅斌见他手里还拎着那一提鲜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