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姐姐出嫁(三)(1 / 1)

加入书签

按照风俗,姐姐出嫁,娘家送亲的人去两桌。商议了半天,家里去送的是二爹,二妈,碎爹和我,其他是大娘,大姑父,二娘,二姑父,大舅,舅妈,两表嫂,堂哥,堂嫂十二人。

八月八日早晨,来接亲的七人,两支唢呐在前边乌拉,乌拉地吹着,给这山村带来欢乐的气氛。姐夫拉了 一头大叫驴,鞍子上搭了条被子,只是穿了件红色长襦,头发也用红布条扎着,虽一身喜服,看到那么多人看他,走成了一顺子,看到他别扭的样子,小孩都跟着起哄,在旁边嘻嘻哈哈地打趣着。

吃了手工面,姐夫把姐姐背来扶上驴背,姐姐也是一身红喜服,顶着红盖头,哭的很伤心。同来的驴车上装上陪嫁的大柜,一对箱子和两床被子等,送亲和接亲队伍在唢呐声中向庙底下村走去,三三两两的散走着,队形拉的很长。

姐夫大名刘全有,小名根宝,家里父母,两姐姐已出嫁,还有一妹妹。家里十多亩地,种粮种菜,农闲做点零工,刚能解决温饱。

唢呐吹着进了一个土院,坐北面南,正面三孔窑,两侧各一小窑装柴草和农具,院里载了几株杏树,枣树,我们被迎进中间窑里坐下,我则装上十文喜钱,偷偷溜了出来,想看看庙底下村的面貌。

庙底下村位于潘原县城的东,南两侧,地势北高南低,鸡鸣道把村子分成南北两部分,村里以刘,张,王,曹姓为主,是超过三百人的大村子,住的以窑洞居多,有几户是十多间青砖大瓦房,二进院子的大户,不远处可以看到几家茅草房,和田野连成一片。

婚礼大约中午两点左右,在院中举行。院西搭了个芦席棚子,安了四张矮桌和板凳,老外家和我们分桌坐着观礼。

随着司礼一声结婚典礼开始,新郎,新娘就位,姐夫用红布带拉着姐姐从左边的窑里走了出来,两人都是一身红衣,在满院的黑,白色中,显得欢乐喜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送入洞房。仪式简单而机械,结婚仪式没有我想象和见过的美好热闹。谁叫咱生在这个时代呢,谁让咱是老百姓呢。我是否想多了。

午饭依然是烩菜,白菜,萝卜里有一两小片肥肉,看见菜上飘着几个油花,馍黑且酸,我把菜都拣给了碎爹,只喝了半碗汤。看到周围的人们烩菜里泡上馍,吃的香甜的样子,我眼里有些发湿,也许对他们而言,这样的饭菜已经很好了,最起码可以吃饱了。

吃着吃着,一个堂嫂就卖派开了。你们知道吗?我大哥家,就是新娘子家,昨天吃的可是甜馍,那香的,都形容不出来。

胡吹吧?死面馍没啥味不正常吗?有啥卖派的。

是发面馍,没一点酸味,不知是咋做的,要是天天吃就享福了。

发面的,不酸还是甜的,你胡吹吧?

不信是吧。我听说过几天要在县城开蒸馍店,你去买个一尝不就知道了。

亲戚们讨论开了,馍不酸真没听过,也没吃过。我心想,食用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乃至周代,古人只是把碱用于祭祀,真正普遍在食物中加入食用碱是清朝乾隆年间,因为是在内蒙古的伊和昭盟发现了天然碱矿,碱价降下来了,才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相差整整700多年啊!自己这只蝴蝶是否开始扇翅膀了呢?

那我可要去买个尝尝鲜,也算没白活。这狗日的世道,下一顿吃饱不知是哪天。

亲戚,认识不认识的,嘴里吃着烩菜泡馍,谈论着我家的甜馍,说着鸡毛蒜皮的事和日子的艰难。

潘原地处边境,西夏在旁边厉兵秣马,我朝也不断增兵,战事一起,最先遭殃的是这里的百姓,我更不用说。不由想起这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真是放眼万里,思接千载。时代造就了我,我应该学好本领,好将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我思考着。

和亲戚告别后,二爹,碎爹和我向县城走去,二爹回军营,我和碎爹要到干爹家,检查灶房改造情况,添补缺少的东西,后天家里人就都过来了,收拾给一天,十一发面,八月十二,蒸馍店正式开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