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把消息告诉大家(1 / 2)
赵正午知道思梅还在家挨饿,忍不住脚程也加快了,好在靠村子的这面山路比较好走,不出一会儿他便回到了家。
他喜滋滋的拿出背篓,给思梅看里面的东西。
这花甲思梅是认识的,毕竟也算是个海边人,可这些长相奇丑的东西是什么?
赵正午略带炫耀的撬开一个,递给思梅。
思梅看着这外壳丑,里面的肉更丑的东西,下不去嘴。
赵正午笑道:“真是没见过世面,你吃吃看。”
云燕又忍不住的翻白眼:你刚才不也是认不出来这个可以吃?转眼就得瑟起来了。
思梅小小的吸了一口汤汁,这是什么味道,鲜味从舌尖上弥散开来,渗透了五脏六腑,思梅再也顾不得这东西丑陋了,直接一整个吞下肚。
见他们这样,飞燕倒有些好奇了,虽说河西村离海边不近,倒也不远呀,为什么他们连牡蛎都没有见过。
她把这个疑问埋在心里,想着以后有机会再弄清楚吧,眼下迫在眉睫挨饿的事情,是解决了。
思梅了吃了两个牡蛎还想再吃,云燕赶紧小手拉着她制止她。
这些人饿了这么久,肚子里没粮食,这样生吃海鲜是要吃坏的。
思梅被飞燕拉着,不好意思的笑笑:“哎呀,孩子都笑话我了,我这也太贪吃了,还好她制止了我,不然今天晚上我这肚子可是要不好过了。”
思梅说着,边从背篓里捡出来一些花甲和牡蛎,嘱咐赵正午:“你快给茹画送一些过去。”
赵正午点点头,背着剩下的东西往茹画家走去。
门口,阿喜正和院子里的小厮们聊天呢,都在说今年收成不好,还不知道要怎么挨饿呢。
正说着,赵正午便走了进来,阿喜赶忙上前迎接。
赵正午一家是最不屑于与官家打交道的,之所以跟县令已经特别亲近,就是这家人从上到下从不狗眼看人低,待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跟自己人一样,特别亲切。
赵正午把背来的东西倒在地上,阿喜大喜过望:“天呐,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些好东西,咦?这个是什么?”
阿喜捡起一个牡蛎,赵正午耐心的告诉她怎么开,怎么吃,并且再三叮嘱了他们要煮熟了吃,千万不可生吃太多,怕夫人肠胃娇弱,受不了生食的刺激。
这一晚,赵正午家弄了个清蒸牡蛎花甲,茹画家人口多,便弄了个海鲜汤,从上到下也总算是有了吃的。
这一晚,大家都睡的特别熟。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正午就起来了。村里连年欠收,村民自己都吃不饱,更别说养殖家畜了,村儿里早就没人养鸡了,什么时候起,都是自己看太阳。
赵正午心里有事,他们家是吃饱了,可是村儿里人还不知道这件事,他得把这个喜事告诉大伙儿。
村儿里还没有一个集合的工具,召集开会都是一家一家通知的。
赵正午走到院子门口,刚好常婆子家最小的孩子跑了过来,村儿里人没文化,名字都不是很讲究,常婆子那懒汉丈夫姓牛,这孩子便叫牛三儿。
赵正午喊道:“牛三儿,你去家家户户告诉一声,来这里集合,我有事要说。”
牛三儿虽然人小,却很机灵,知道这个时节开会肯定要说粮食的事情,他们家本来就比别人家要穷了,今年挨的饿也更多,他之所以这么一大早的就出来,就是为了上山看看能不能趁早抓点蛐蛐蚂蚱什么的,回来烤着吃。
他听到赵里长吩咐,便飞快的跑去通知了。
不一会儿,各家各户人都到了。
以前开会都是每家派个代表来就行,这次大家的田地都被冲毁了,也没个农活儿要干,左右都闲着,因此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赵正午把发现牡蛎的事告诉了村民。
大家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一个村民说道:“我在这住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那片荒礁还能有吃食?”
另外一个农妇说道:“这也保不齐,咱们从来都没从那面下过山,谁知道那礁石上有啥。”
飞燕在思梅的怀里默默听着,唉,人的固定思维就是很难打破,每个人都盯着田里这点粮,就没想过往别的地方去找。
村民还在七嘴八舌的议论:“这牡蛎是个什么东西?”
这时候村里的王学究捻着花白的胡须说道:“很早之前我去赶考,倒是听一些富贵子弟说过这个东西,食之甚美。只是这东西太过稀有,我也只是听过却从未见过。”
听王学究这样一说,村民们一个个都欢喜起来。
赵正午挥了挥手,示意大伙儿安静:“虽然发现了吃的,但是,那条下山的路实在坎坷,妇孺孩童绝不允许下山,待以后我们找到了更妥帖的办法,到时候再说。
现在,每户出一个壮实男丁,要胆大心细,绝不可鲁莽行事,那崖壁陡峭,若摔一下可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