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6章 三不朽,探秘与代价(4k)(1 / 3)

加入书签

简单地布置了一番,赵青一行人向着数里外小丘上的惊雁宫迅速行去,注意到这三座石殿都是用一种看来似云石但又带有金精乌母那类钢质的不知名物料所建,且大殿的支柱上满是造型高古的浮雕。

其中的每一扇殿门,则为各一种近古风格的巨型铁门,高两丈、阔四丈,厚约一尺,足有三十多万斤之重,需要十名二流好手方可勉强推开,不由得让人生出震憾之感。

在元初的时候,忽必烈之弟思汉飞研究惊雁宫殿柱上的浮雕图案,他多年来南征北讨,曾阅典籍无数,更是踏遍天下,但对于浮雕上的事物,却是一无所知,可见这些奇禽异兽所在年代之久远。

不过,这毕竟是数百年后的元朝,尚未历经过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靖康之乱的当今,前隋保留下来的各类古籍,总数达三十七万卷、七万七千类之多,被杨广下令藏于大兴嘉则殿、洛阳观文殿中,并未像历史上那样大部份毁于战火,到唐朝时只剩下八万余卷。

不得不说,隋朝在文化上确有很大的贡献,杨坚下诏“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求书,让过往因南北分裂和长期战乱而遗留民间的书籍为官府重新收录,恢复了先秦、汉代的文化传承;

而到了炀帝时期,虽然杨广当皇帝不怎么样,但他个人的文学艺术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十分重视图书的收集,延续了杨坚的政策,且像《汉书十志》《文德殿目录》那样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在短短几十年间,藏书量就超出了以往任何朝代。

这也是当初“推山手”石龙见到宇文化及自称要将《长生诀》献给杨广,怀疑杨广有可能解读得出其中内容,因此竭力反抗,不愿让昏君延寿长命的缘由所在。

由于占领洛阳、大兴时几乎未动干戈,赵青全盘继承了隋朝秘书省藏书370009卷,并耗费了相当一段时间览尽了《隋大业正御书目录》经过整理后的三万七千余卷古籍,其中包括了很多后世失传的书目,例如《邹氏传》、《夹氏传》等春秋史书,秦国史官所著的前朝史书《周书》、陆贾所著《楚汉春秋》,项羽所著兵书《项王》等等,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厚度。

实际上,在阅览大量古籍的过程中,赵青也生出了像班固那样整理它们的想法,并准备从新征服国家收集到更多典籍,且理清楚之后,召集大量学者一齐提炼其中的思想精华;

“杂糅百家、兼取各家、包容并蓄、联结整合”,吸收儒、道、墨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将不同学派的思想进行融合和创新,从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道学流派,类似于杂家宗师吕不韦让三千门客合著出《吕氏春秋》的情况。

虽说赵青算起来是道家的人,但她对老庄思想中的某些消极观念并不完全认同,相反,她认为儒、法、佛、墨等思想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优点和价值,可以对许多道家经典未涉及到的领域予以补充。

因此,赵青致力于从这些不同学派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融为一体,并融入前世的科学思想和严谨逻辑,旨在以道家思想作为基础,开创出一个新的流派学说,从而能够与先秦诸子相媲美,甚至超越他们。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既然已经在此界做到了立德、立功的前两个“不朽”,赵青自然也试图以最完善的方式著书立言,除了留下大量武学典籍之外,也要在思想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达至“三不朽”的传世境地。

先前她整合道教佛教,让慈航静斋、静念禅院等佛门宗派变成“道宗”,归入新的“道盟”之中,正是为了传播这个新思想流派而作出的前期准备,让改良后的“新道家”,或者说“新杂家”,成为了后世的主流思想;

同时,根据“新道家”流派对天、地、人、道的阐释解读,来像《道德经》那样起到指导自己修行的作用,不再因后续融合吸收其他先进思想、高深典籍而变动其中的核心,以此来疏通未来前进的道路。

每一个世界,既然带不走其中具有实体的资源,自然得换一个角度收集非物质性的其他东西:

刚开始只是武学秘籍,然后是作为武学理念来源的佛道经典,再延伸到更广阔的思想流派,最后逐步汇总、汲取古往今来全天下人的智慧,将其融会贯通,以此作为一方世界最宝贵的财富。

……

言归正传,由于览尽了三四万卷正御书,并看过了数量更多的图文画册等杂书,赵青的见识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再加上前世的现代认识,比起区区一个思汉飞胜出何止百倍。

因此,她很快就辨认出了殿柱浮雕上一些极其罕见的上古异兽,如水駹、靐鲑、五角龗等等,仅有一些先秦古籍的残篇中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怎么其中有几种异兽,看上去似乎是剑齿虎、巨犀、洞狮之类早已灭绝的古生物,甚至还有仿若暴龙、翼龙、蛇颈龙的图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