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5章 当了县令,没有县衙(1 / 2)

加入书签

宁古塔地。

未来必然会成为北疆的一座城。

那里有着丰富的资源。

最为关键的是,那里能开发一处巨大的粮仓,全是高产的黑土。

冬天兴许气候寒冷。

但架不住那里土地的产量,会很高。

中原的土地,都是耕种了几千年的,地力早就没有那么的肥沃了。

辽地的土地,断断续续的,也耕种了有上千年的时间。

毕竟从战国开始,这里就属于燕国的土地。

甚至还能瞧见两千年前,燕长城的痕迹。

与现在的长城不同。

燕长城,是将广宁城以及周边的土地,用长城给圈起来了。

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当年的匈奴人劫掠。

太子曾给秦风写过信,曾称父皇有过打算,想在燕长城的基础上,再延长一段长城,将整个辽地圈起来。

只是这个计划刚要实行。

辽地就出现了意外。

至于现在。

辽地已经完全不需要长城来保护了。

每一名辽人,都是捍卫辽地的长城。

同样的。

宁古塔地,也需要辽人前往治理。

只是秦风一时间,没有想到什么人选。

姜平从宁古塔地归来,兴许有想法,倒是可以听一听。

听王爷如此询问。

姜平倒还真愣了下,沉思许久,还真道出了名字。

“属下这里,还真有一人,只是并非是老辽人,而是从齐地来的一位举人。”

秦风眉头微微皱起。

便听姜平道。

“他叫周渊之,在陈将军那里负责后勤等事务,稳重且踏实,到了宁古塔之地后,更是尽心尽责,可替王爷守好北疆。”

姜平说到这,不免有些纠结。

身为辽人,姜平最清楚王爷最爱用的,就是老辽人们。

可老辽人们。

有一部分终究已经跟不上当下辽地的发展。

这么大的领土。

也当用一些其他的人。

就比如这位齐地来的举人,能力就很强,能将那里治理的明明白白的。

“本王知道这个人。”

对于这位悲催的举人,秦风还是知晓的。

当年倭寇入境,将周渊之家族所在的周家村全屠灭了!

也就周渊之当时在访友,躲过了这场劫难。

自此之后。

他便恨死了倭寇,又因秦风征战倭国,来了辽地奔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儿。

能成为大庆的举人。

能力毫无疑问是足够的。

若有缺额,举人可以为官。

甚至还可以入京考取进士,入朝为官。

可以说。

是大庆最为关键的官员种子。

虽说父皇没少杀这些人,在大胡皇朝环境下延续到今的,腐败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被杀也是应该的。

至于周渊之不曾与这群人同流合污。

不是他不想。

而是他没钱。

根本就没钱买官。

最后索性当一股清流,靠着朝廷给的俸禄,以及务农活着。

只是没想到。

最后竟会发生悲惨之事。

也让他的心,彻底归属于了辽地。

秦风敲了敲桌子。

“宁古塔地,增设为宁安县,编练花名册,上报朝廷。”

“周渊之若无问题,为宁安县第一任县令。”

在周渊之上任之前。

得让红鸾查一查。

虽说不可能有啥问题,但这基本是重用前,本该要走的流程。

至于官员职位上。

除了广宁城如此特殊之地外。

秦风准备沿用大庆的制度。

州府县镇。

虽说……

宁古塔那个地盘,庞大到已经到达州府的程度。

但要是叫州府了。

朝廷很有可能会派遣官员过来,虽说朝廷如今也没啥官员了。

但要叫做县的话。

那就仍旧属于秦风的封地,想咋管就咋管。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就是朝廷官员中,没人愿意跑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做官。

广宁城到宁古塔,都尚且需要一千五百里。

京都要到宁古塔。

足足三千五百里。

大庆官员最高的流放惩罚,也不过流放三千里……

这还多了五百里。

如此环境,就算上报给朝廷,父皇真的想让朝廷来任命官员了。

怕是也没有人愿意过来。

况且。

北胡归还百姓的事儿,朝廷不可能不知道,藏着掖着不如明着露着。

如此一来。

也能让父皇跟大哥,少一些顾虑。

生在帝皇家,最害怕的就是猜忌。

所以该坦诚相待的地方,一定要坦诚相待。

这道任命,也并没有等待多久。

辽地的办事儿效率极快。

三天后,周渊之满脸懵的从辽王府内,领取宁安县令的印绶,然后穿着新的羊绒大衣,便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