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学无术?三学为一?(1 / 1)
众学子依次登场,诗词文章纷纷涌现可却无一名能够超越李青的改亲为新,虽然被张文远辩胜而下。
扶桑老者在台下听来听去却无一人在有真知灼见,所写的诗词文章也都没有出彩的地方叹气摇了摇头道:
“这诗词文章是不少,可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小友,那李青虽然让你辩了下去,但还是有些真知在内的。”
“呵呵,老先生莫要着急,三百名学子这才过去一半,这里必有高见之人。”
“哈哈,小友莫非说的是自己?”
“自然不是,老先生接着往下看便是”
正在二人说话之时又上去一名学子。
“学生,王思铭只有一句话,请诸位同学思考。”
邓院长在看台上看到百名学子上场后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很是着急,看到王思铭感觉这学子气质不一般便在看台上直接说道:“讲来。”
“是,学生只有一句话,不四个字即可,诸位品鉴这四个字就是三学为一”
“那三学?”
“西域佛家、东神道家、中土儒家。”
邓院长直接站起说道:“混账,不学无术,天下儒学为学之正统,道佛二家出世,怎为一家?”
“回院长,三家的学问皆是导人走正道,有何不同?无非是路不同,但是终点是相同的。”
“儒家在世之学,佛道二家的学问皆是出世之学。”
“儒家之学在世,佛道二家是出世不假,可书上又说出世必先入世,所以佛道二家也有入世之学。”
“佛家修心,道家修身,怎是相通?”
“佛家讲心静,道家说清净,有何不同?”
“不学无数,三家书籍文义都不同,若三家相通你可以说说三家文义那里相通?”
“古之大儒说过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向心里求,佛家也说过心外而求如同求兔角,道家说夫人神好静,人心扰之说的也是要内心清净,三家皆重其心。”
“儒家学说典籍众多你不读,你偏偏还去读世上流传的佛书道书?”
“天下的书籍皆可看,皆要看,固步自封非真儒者。”
“你?”
“真儒者,儒士应该包容一切学问,当初至圣先师孔夫子也曾读过道家书《易》。”
周围一学子开口道:“先师说易,只是借易之简单,来倡导留下本质不要后世文人在以自己的思想增加无用的东西,如先师删经也是这个意思,但不不是说先师推崇易学。
“你叫?”
“同学,在下李青峰。”
“同学只知道其中之一,但并不见其二,《守德》一说中还有善易者不卜,这就说明先师对《易》是有更深的见解,《易》绝非是卜卦占卜的书籍,而且道家佛家的思想,在书籍中亦有相通之处。”
“那好,你说说”
“佛经中《心经》中言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者皆空故而无苦,与道家《道经》中言何患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是吾有身及吾无身无有何患岂非同意?”
“这?”
青松无言细想确实如此,邓院长见此怒道:“我大儒之法岂是佛道二家能比,你已经堕入邪路了。”
“学生不敢苟同。”
“愚蠢,儒家学说这些初级学问学到了精髓,才能走下一步,而你现在这个情况下一步恐无法走通了。”
张文远想这句话的含义终是不解的说道:“这学子熟读经典,见识学问很不一般,为什么要说他下一步走不通了?”
扶桑老者说道:“小友不知?”
“院长所说下一步应该就是修行,可为什么说他走不通了呢?”
“看来你确实不知,三家之学 初级学问就是为了修气而已,气三家各不相同学儒则道难成,学佛则儒难成。”
“原来如此”
扶桑老者见他如此表情,很是疑惑心中道看来他确实不知,可为什么他修出了无色气随即继续说道:
“不过若是修出无色气是可以修两家或者三家之学的不过这样的情况万中无一。”
“无色气?”
“正是,气有多种颜色?”
“没错,气有多种颜色,因所学不同所以气的颜色多分为三类,儒家气,道家气,佛家气。”
“原来如此”
张文远心中道我的气是无色的,看来我误打误撞修出了个不得了的东西。
王思铭听闻笑道:“天下人皆以现有框架为牢笼,而我则不为所缚。”
“混账,你当你是何等人物。”
邓院长闻言大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