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5章 回到正轨(1 / 2)

加入书签

“损失还是有一些的,家里的地都被水淹了,今年的红薯都白种了。”

江蓠叹了口气,然后直接开口道:“你这边还有猪肉吗?想订一些猪肉。”

猪肉陈听着就开始给江蓠介绍了起来。

张胜上前跟猪肉陈聊,最后要了八十斤猪肉,把摊子上的猪下水都给买了。

本来是想要把摊子上的肉还有骨头猪蹄也都给承包了,但是猪肉陈不让。

虽然全都包了他倒是省事了,但是他在这里做生意是要有口碑的,可不止江蓠一家熟客,也得给老顾客留一些。

最后留了二三十斤的猪肉在摊子,还有一些排骨。

江蓠笑了笑,“行行,那不耽误你做生意了,我们先走了。”

江蓠他们还得去采购其他东西。

做卤菜的原料也都得买。

一一走下来,基本都是涨价了的。

像猪肉,灾前是三四十文钱一斤的,现在更贵了,一斤要四五十文钱。

江蓠买得多,猪肉陈就给按四十文钱一斤的价格给算的。

据猪肉陈说,原本猪肉价格还得涨的,城门还没开之前,城内猪肉都买不到。

这一批猪肉据说还是从其他城池调过来的。

至于卤菜的原料,莲藕腐竹之类的,相对来说倒是涨得不多,比原本的价格涨了一半。

张胜看着马车上多的那么多肉,有一些担忧。

“这肉价这么贵,我们怕是不好卖呀。”

其实江松树也有一样的担忧,此时听到张胜提出,也赞同。

“阿篱,我们现在拿货不太合时宜。”

江蓠笑了一下,“我知道,不过这八十多斤的肉,我们有四个铺子,还有供一些酒楼酒肆,倒也不至于卖不出去,要知道,现在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肉。”

江家高峰时期,一天能卖出去几百斤的肉,现在八十斤确实不需要担心卖不出去。

江蓠继续补充道:“而且,既然开了铺子,就不能关门太久,就算这八十斤肉不赚钱,咱也得干。”

卖多卖少,起码招牌菜得一直有。

今天这一趟出门,江蓠也是为了了解一下城里的情况,不然采买东西现在不需要她亲自出门。

临回去之前,一行人去了私塾看了一下。

私塾门半开着,里头安安静静的,但是有两个人在里头打扫着。

江松树就进去问了一下。

出来就对江蓠道:“明天私塾就能开课了。”

江蓠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就这样子,江家人重新开始忙活了起来,而整个云州城短短几个,由原先的欣欣向荣,接连经历了抓叛军,遭遇洪灾,现在终于也重新开始运行了起来。

当天回到家里,养猪场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俞家村的村民们也顾不得哀愁洪灾给他们带来的灾难。

俞重晖挨家挨户去通知催促让大家开始准备二季稻的种植,有些人家连二季稻的稻种都买不起,只能到处这里借一点那里借一点。

江蓠让张胜去安排人回养猪场干活了,另外还给了稻种,让他交给俞重晖,由俞重晖看着发。

后面江蓠听说,俞重晖没有免费发给困难的村民,而是借给的他们,让他们回头种出来,再还回来就好。

借一斤稻种,到时候还回来两斤稻谷。

江蓠也只是过了一耳朵,后面就没有多理会了。

她给出去的这将近两百斤的稻种也是掺杂过的,比自家的掺得更多,亩产量会比当地的高一些,但是不会太离谱。

也让村里人在年底能收获多一些,明年能熬得过去。

而本来就在养猪场干活的人,接到了张胜的同时,一丝功夫没耽误,就连家里的活家里人都不让干了,让别耽误了养猪场的活。

经过了这次水灾,养猪场的活那就更是一个香饽饽了,地里的庄稼可能会被水淹,可能收成会不好。

可是江家每个月的工钱是实实在在结给他们的,能拿到手的。

张胜很快安排人搭鸭棚的,围猪圈的。

灶房里头收拾鸭鹅猪肉猪下水,还有卤菜的,大家都忙活了起来。

江家这几天在周围村子也收了一些鸭苗,鹅苗,还有猪仔。

鸭苗收了二十五只,鹅仔要少一些只有十只,猪仔更少了只有五只。

“这恐怕不行,还得赶紧再抓一些来养。”

江家这边的人手不够,要去收的话得大范围到处跑,有些村子可能都不一定有养猪的。

本来江蓠想找俞家村的人,但是又担心大家现在都在忙活田里的事。

没想到江老爷子招呼没打一声,听到了江蓠他们在聊,自己就直接去找村长说这事了。

俞重晖一口就答应了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