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2 / 5)

加入书签

蜜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他:

“这时候,地域优势就出来了,明白么?王硕的书,描写的是四九城里的故事。外地的人说话,很容易被人感觉到指手画脚。但我说就没事了呀。他们在燕京长大,我也在燕京长大。

我也不是去引战的,只是单纯从读者角度来看到这部电影而已。我不相信和我一样读过王硕这本书的人,在看到电影前半段的时候,不会失望。所以,就事论事,不怕。不上升矛盾,但也不怂。反正我又不靠京圈起来~哼~老子可是杨胡子……”

“……”

许鑫一阵无语。

心说都啥时候了,您老人家还在摆弄二次元……

但无语归无语,他还是摇头拒绝:

“你歇着吧,你回应,你也要挨骂。”

“你不挨骂?”

“挨啊,我又不怕。但我不能让他们骂你,所以……交给我就好。就这么定了吧。”

他不在给妻子任何拒绝的意思,把这件事直接定了性。

作为公众人物,他不想让网民把枪口继续对准一个普通人。

作为丈夫,他更不能在这种事情上让妻子替自己“出头”。

我自己的媳妇,我护着还来不及呢,凭啥让别人骂?

而杨蜜在听到了自家哥哥的决定后……心里感动归感动,可更多的是疑惑:

“那你想怎么弄?要不要给厂里打个电话商量一下?”

“没必要。我只回应,但不上升冲突。他们要是能找到黑《山楂树》的点,那也让他们黑呗,我又不怕。”

说这句话时,他自信的一塌糊涂。

《山楂树》这部电影诚然,并不完美。

但有一点他很自信。

要黑他,可以黑他的拍摄手法,可以黑他找的演员演技做作,甚至可以抨击故事性的脆弱。

但唯独黑不了他的,就是三观问题。

因为,他把电影拍的干干净净。

……

“忙了一天,看到了网络上关于我和杨蜜去看电影时的对话事件,所以回应一下。

首先先给冯导以及《非诚勿扰2》的全体同僚致歉,因个人言论让大家遭受无妄之灾。

也批评一下听到我俩谈话的那位同学。

我们二人去看电影时,身份也只是两个普通的观众,以观众的角度,聊一下我俩对于这部电影的观感。

但没有想到这位同学你竟然耿直的听到了我俩的话后,直接照搬到了网络上,把这件事从一件……观众之间的讨论,上升到了两个公众人物,尤其是还在“同台打擂”的情况下,所造成的不必要的争端。

请不要这样。

其次就是观感问题。我依旧坚持我的论述观点,我很尊敬冯导,但作为后进之人,我对电影的感官就是割裂的。虽然我明白冯导的用意,应该是想让李香山的生死,来唤醒梁笑笑内心处,对于这个世界焕然一新的看法,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但……在我这觉得,生死这个题材,选择性有待商榷。爱情诚然伟大,但生死同样令人敬畏。两个大命题的碰撞,产生的爆炸性会让个体内心渺小世界的转换,显得微不足道。

这是我的观点。也是我觉得割裂的根源。

不过,影片并没有失控。甚至冯导最后40分钟,从李香山的故事开始,无论是台词结构,还是影片节奏……用我妻子的话来讲,都是一份值得满分的答卷。

这是作为导演的我给出的观点。

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我想说,推荐大家用心的去听一下李香山最后的那段台词。按照我妻子的说法,那是她青春年少时,心目中最厉害的作家所谱写的,最有他个人风格与味道的独白。

我相信,每一个喜欢王硕老师的读者,对于我的话都不会陌生。也期望大家能通过这段台词,了解到王硕老师那嬉笑怒骂,唱念做打之中的人生态度。

很精彩。

至于关于大家讨论最多的,为什么我的妻子会说这部电影三观不正的原因,我也给出我的回复。

我和我的妻子恋爱两年,结婚一年。

说句玩笑话,连“七年之痒”都还没到。所以,离婚这种事情,在我们俩来讲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没想过离婚,我们对彼此忠贞不渝,想要,也必然会携手白头。

所以,在电影开场,看到了那段“离婚”的剧情时,我的妻子才会说出此番言论。

并且我再次强调,我俩的对话,并非是在公众场合向观众定论、引导我们的观点,而是在看电影时,我俩自己讨论的。

同时我们也遵循了电影院的秩序,没有大声喧哗。

那位同学能听到,也是挨的极近的缘故。

而在我俩看来,虽然那场“离婚”是很地道的冯氏幽默,并且在仪式的各项环节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