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章 再度招工(1 / 2)

加入书签

“你们想学菌子的,都站到外面去啊,不要把我们家的摊位给挤到了!”

“哎哎哎,说你呢说你呢,你猜到我刘婶儿家的菌子了!”

“还有那边的那个,你别往我婶子那里靠啊,要是敢有歪心思我就不教你们辨识菌子了!”

……

来到西市以后,一家子人都忙活起来了,江大牛还得负责维持一下秩序。

毕竟是他要教那群外村人辨识菌子,族老还得帮他们算账,江大山是一个人卖菌子卖鸡蛋卖豆腐干三份东西。

所以江大牛在送完冰粉以后,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清场,先把那群外村人带到旁边,又从自家老爹的摊位上捡起了七八种常见的菌子,在外村的摊位中间开始了菌子小课堂。

如此一来,这群外村人既不会影响到他们村的生意,又没办法趁着人多往自家村子里的婶子们身上靠,江大牛这才放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讲起了手里的七八种菌子。

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周管家今天依旧没有来逛菜市场,不过那些富贵人家的管事们显然是知道了一些内幕,并没有因为周管家不来菜市场就跟着不来采买东西了,每天依旧是雷打不变,得在江大牛他们家的摊位上买上好几样东西带回去。

流民嘛,自古以来都会有,那是人官府需要操心的事情。

就算官府管不了了,他们待的是大户人家,也不缺少家丁护卫。

而且这些大户人家虽说可能会会有一些生意上的竞争,但是在面对这种外界危险的时候,都会非常难得的保持统一。

城里十来户薄有家资的大户人家,家丁护院加起来得有两三百人,配上兵器还对付不了那群饿得皮包骨头跑了上千里路的流民了?

再不济的,打不赢还可以采用分化瓦解的手段嘛。

那群流民之所以流窜到境内,一来是没有了安家的地方,二来则是没有吃的东西。

大户人家也不差这点儿银子,随便选一些人给点银子,流民的队伍就集合不起来了。

至于搭棚施粥?

那不行!

都是一群从边境跑进来的腌臜玩意儿,要是真给他们搭棚施粥,就这么赖在平安县不走了怎么办?

平安县几千户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是有富户迁移过来倒好还说,读书人和郎中也可以过来,但是一穷二白的流民?

想都别想!

当然,这些只是那群大户人家私底下商量出来的结果,具体如何,还是得看县令大人的安排,毕竟民不与官斗。

而县令大人是怎么想的,目前县衙里面还没有透露出半点儿风声,谁都不知道接下来是个什么情况。

对于这一切,江大牛就更不清楚了。

族老倒是想趁着收摊儿的时候去县衙里面打听打听,但是这一次他连周管家的面都没有见到,县令老爷也不在县衙里面,只说是去整编平安县的捕快和民壮去了,族老便只得是悻悻的回跟着三山村的大部队走出了城门口。

“爹,娘,今天我们挣了多少银子?”

因为江大牛一个多时辰都去应付那群外村人去了,所以对于今天家里的收益,他还不怎么清楚。

“嗐,就跟昨天差不多呗,一共挣了九百八十文钱。”

江大山说道,又提起了手里的大肥肉和几根肉骨头,补充了一句:

“买了这些东西,还有一些米面,只剩下八百文钱。”

“多亏了你三爷爷的安排,昨天我们买灯笼草只花了四百文,还有大半的铜板是省下来了的。”李氏在旁边说道,每天上午都能挣个小一两银子,这种日子她觉得很有盼头。

所以哪怕是江大山又要买肉和肉骨头,李氏都没有拒绝,甚至还跟着一起去挑了几根带点肉的骨头。

“爹娘,既然家里省了些银子,那我们就请村里人都来帮忙,抓紧时间把我们的院子修出来呗?”江大牛说道,见爹娘有些发懵,急忙解释了一句,“还有个把月就要秋收了,早点儿把新房子修出来,我们家也能安心一些啊!”

这么多钱呢!

虽说房子修出来以后剩不下多少,但是以李氏对家财的看重,江大牛相信娘亲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对!大牛说的有道理!”果不其然,李氏一听江大牛的言外之意,立刻便明白了过来,推了江大山的胳膊一把,“大山你赶紧去跟三叔说一下,要是村里人愿意,都可以来我们家做工,不过得先说好了,两个下午算一天的工,一个工十五文钱!”

“行!”

江大山点了点头,凑到牛车旁边,跟正在检查灯油的族老嘀咕了几句。

“嗯,知道了。”

族老点了点头,让四宝五宝把气死风灯和灯油收起来放在牛车上,便站在牛车上对还没有离开的村里人吆喝道:

“昨天我跟你们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