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章(1 / 2)

加入书签

“三千料!”

送走沈清泉,商钟砸了咂嘴。

沈家不愧是扬州巨富,最早开启海上贸易的家族,三千料的大船,细数武朝上下都没几艘,为了一批羊肉就调五艘,天知道沈家还有多少同规格的海船,又有多少比三千料还要庞大的商船。

遥想当年,明朝第一艘宝船下水的时候,明朝泉州造船厂拼了老命也只是搞出二千二百料。

可如今,明朝普通商船都到了三千料,新一代的宝船更是再万料以上。

武朝拿什么和人家比?

“呦,这是被谁刺激到了?”

端着茶壶,躺在躺椅上的黄安,瞧着走进来的商钟不由打趣道。

这几日方程带着小虎,李家兄弟,夏恒离开,屯内一摊子事都砸在商钟的手上,为了应付各路即将到来的客商,商钟可是没少把他们当孙子用。

“还能是谁,人去接是沈清泉,肯定是被沈家的财力刺激到了,不过这也正常,毕竟那可是沈家,海上,路上两条腿走路,家资破了万万的巨富?”尤先克跟着打趣道。

“还有空笑我,沈清泉那家伙,谁遇谁麻,知道麻,认为了将羊肉快速运回去,调了五艘三千料的海船,一次人就能拉回二万石的羊肉!”

船料越大,容积比越高,能装的货物也就越多,三千料的海船一趟就可以拉走四千石左右的货物,换成马车那就是一百辆上下。

关键人速度还快,路上半月,海上只需要四五天,其中缩短的时间可都是利润啊。

“我要没记错的话,沈清泉手上如今也不过三万石左右的合同吧?”

“股票到手之后,沈清泉出了一部分,如今还在其手上大概在二万八千石左右。”商钟快速回道。

“算上马车,这是不是代表人今年已经准备见好就收了?”

五艘海船拉走二万多石,剩下用马车拉走,手上合约正好用光。

“目前很难确定,毕竟这里面还涉及到屠宰日期,具体还是等市场开放才清楚。”

见好就收,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这世上有太多人开始的时候想的太大,临了却管不住自己。

说到底还是贪婪。

如果沈清泉能一波抽身,今年他不仅能赚到大钱,更可怕是这人往后还有的赚。

“管他呢,这些巨富的后代,想的早就和我们不一样,场子看好不出乱子就算合格,就是不知道方师现在到哪了?”

……

午日高挂,水汽蒸腾,南方独有的闷热感与北方复刻,单衣紧紧的贴合在一起,若不能尽快找到换衣的地方,晚上可就要难受了。

好在渔阳,紫金关已经在眼前。

紫金关,南北为古长城,是早年防备鲜卑大草原的一线,不过随着草原势力版图与武朝扩张,逐渐成了中心位置。

长城之外三百里,尽数都是武朝扶持起来部落,东去一百里则是武朝和金国互相设置的北平缓冲区域。

“好雄伟一座雄关!”

坐与马车,望着两侧山谷中安札的营寨,以及道路上往来的商队,方程饶是自认是见过瞧过的人,也是被这座雄关所唬到。

“五十年前,永业帝在时,重铸了紫金关,当这座原本只是用来抵御北方兵马的关城一跃成为幽州的核心,具体花费大概六百万两左右,前后建造长达十三年,四十年前我军东征女真,扫荡三韩的中路大军就是从紫金关出发,可惜这座投资颇大雄关,并没有如愿见证历史!”夏恒一脸唏嘘。

“不过也幸好在国力鼎盛只是重铸了紫金关,方才让我朝在东北疆域有了新的立足地,不至于再过去四十年里被草原侵占生存空间。”

“我要没记错的,紫金户市是我朝第三大户市?”

八大户市,广昌第一,马邑第二,紫金第三,虽说只是第三,可每年紫金户市吞吐的货物交易量还在后五大户市之上,接近广昌户市的七成。

紫金户市未能超过马邑,倒不是吞吐数目不够,而是利润没到。

“所谓第三,关键看怎么评,紫金户市主要交易是关外的药材和山货,城内商街十铺八药,剩下两铺也多与药材有关,我朝最大的伤药坊也在关内,早年我在渔阳驻守的时候,曾听军中老人说过,紫金关内储备的伤药足够我朝军队用上三年!”

伤药储备了三年,还是全军的用量?

配以高达三十米的城墙,城墙之上可以跑马的平台,这还让人怎么打?

“夏恒说的这些,我不仅听说过,我这还有一个另一个说法,说是早年北殿自认统御北地防务,幽州四郡当属北殿统辖,而不是单独设立一个紫金都尉府,结果当时紫金都督说了一句,紫金都尉府,就算不靠北地七郡,都尉府本身便可拖住东北两路,三十万兵马一年!”小虎补充道。

武人粗狂,但很少说大话,每一句喊破天的话语,背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