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为何不上报朝廷?(1 / 2)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伪装。”
褚遂良沉默了,他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没有继续发表看法。
“关于桂州的许文石案,从贞观二十年,一直到永徽三年,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不断有百姓过来报案。”
“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向当地的都督府报官,而是长途跋涉到长安,亲自来到大理寺。”
“每一年都会有那么几个桂州百姓跨越千山万水,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没有人会这么做。”
在唐朝。虽然有很多驿站,但是百姓都不可以使用,无论你有多少钱,都不能通过驿站寄送信件或者物品。
狄仁杰动情的讲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褚遂良越听越心惊。
他将案宗翻到最后,发现这件案子,其实早就在永徽四年的时候,已经完结了。
为什么结了案,还要翻出来旧账呢?
当时的审判是许文石无罪,而刁民无理。
宋真当时在翻阅这个案宗的时候,觉得十分蹊跷,似乎在哪里见过。
于是他便根据线索重新推理此案,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当初被派往桂州查案的大理寺官吏,有很大的可能,被收买了。
因为相比其他案子,很明显,官吏的调查结果异常简洁,只有寥寥数字。
“事实不符!”
就这样结束了?怎么事实不符也不说出来。
还有一点十分奇怪,许文石是在八年前卸任桂州刺史的,结案的时间却是在八年前的永徽四年(652年)。
为什么呢?
按道理说,从京城下来的官吏,不应该会受到地方官吏的蛊惑。
如果是用钱财收买,那必不可能,要知道,在大唐的钱可是很重的。
大唐用于交易的货币大抵有三种,第一种是武德年间发行的开元通宝,第二种是硬通货金银珠宝,第三种是布绢。
无论是哪一种,都非常难以携带。哪怕你装满了一个大马车,也不过是价值一千贯。
大理寺官吏没必要为了这么点钱,去帮忙许文石包庇。
那么,还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他们被威胁了,二是上头打过了招呼。
又或者是,他们嫌弃路途遥远,根本就没去桂州调查。
......
狄仁杰在洛阳查询《年历志》的时候,他注意到户部有一则通告。
【贞观十八年,桂州大旱,朝廷遣送二十万贯及若干粮食,前往赈灾。】
于是,狄仁杰来到桂州办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到当地查看民生。
他发现有不少田地正在荒芜,无人耕种。
“褚都督,这是怎么回事?”
褚遂良叹了一声:“当地士绅兼并土地十分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为了生计,只能为豪门劳作种地。”
“那为什么不种了呢?”土地兼并到处都有,但是像桂州这样的情况,真的不多。
“因为,百姓要交两份税赋。”褚遂良犹豫了一下,说出实情。
“???”不是,你既然知道当地情况,为何不上报朝廷呢?
“一份交给朝廷的租庸调,另一份则要交给士绅,名叫供田税。”
狄仁杰皱眉,这老百姓本来靠种地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如今要交两份田税。
百姓不是蠢货,他们自然知道衡量得失。
如果种田就要交两份田税,那我干脆不种了,另谋出路,从事其他行业赚钱去交人丁税。
久而久之,这样的做法就会受到传播,所以田地也就荒废了。
可是,不种田哪来的粮食呢?
“褚都督,当地米价如何?”
“斗米百钱。”
百钱,比长安洛阳的米价贵了二十倍......
都说洛阳纸贵,长安米贵,殊不知,穷乡僻壤的物价更贵。
自古以来都是一样,不少小城市的物价赶超北上广,工资却没有人家的十分之一。
狄仁杰终于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褚遂良你既然知道桂州的情况,为什么不如实上报呢?
褚遂良眼角抽搐了一下,他忿忿道:“我是被贬的,我为什么要为朝廷做贡献?”
也不能怪他,被贬之人心情都很不好,他对朝廷抱有敌视的心态很正常。
褚遂良没有因此而发愤到百姓身上,已经算好了。
狄仁杰没被贬过,他无法对褚遂良感同身受。
这时,有一个路过的农夫,他上前询问。
“这位老丈,请问你知道许刺史吗?”
农夫听闻这个名号,他的脸色突然一变,哆哆嗦嗦赶紧离开。
狄仁杰见到此状,他心底一沉,果然那个许文石有问题。
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