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3章 朝堂谏议(1 / 2)

加入书签

江清月倒是不知秦容华为何如此铤而走险。

虽说秦容华是先皇后的人,可是自从先皇后去世后,秦容华也是一直安分守己,而突然整了这么一出,倒是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不过秦容华已经赐死,江清月也没必要纠结此事。

已经过了新年,先皇后也已经故去已久,朝堂之上对于立后的声音便是越来越大。

陆君澈这几日便是听着下面的大臣吵个没完。

“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后,微臣恳请皇上立后!”

丞相便是站了出来,“后宫之中皇贵妃已经代掌六宫之事,况且皇贵妃膝下养育皇嗣,于江山社稷有功,臣认为皇贵妃是新后的最佳人选!”

陆君澈倒是多看了一眼丞相,毕竟丞相这话倒是说到了陆君澈的心坎中去。

他确实是要立江清月为后的,也是有立六皇子为太子的打算。

“皇上!臣倒是不赞同丞相之意。”

陆君澈看了一眼说话之人,若是没有记错,他家中的女儿正是适龄,打得什么心思真以为可以逃脱陆君澈的眼睛吗?

“哦?爱卿倒是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皇贵妃的虽然出身高贵,可是膝下养育子嗣,难免会有些偏心。”

陆君澈露出玩味的笑容,“那爱卿的意思是,你的女儿入宫为后便是不会偏心了?”

大臣倒是晃得连忙跪下,“微臣不敢!”

“真当朕不知道你们心中那些心思,成日的心思不在朝政上,天天想着对朕的后宫指手画脚,朕看你们真是肱骨之臣!”

下面的大臣都是跪倒一片,嘴上都是道:“微臣不敢!”

“皇后才故去几个月,你们便是上谏立后的立后,立太子的立太子,朕看你们的手伸的真长,还真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府中的那些事。”

诸位大臣都是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朕对此事自有打算,不必你们多言,散朝!”

说罢陆君澈便是甩袖而去。

陆君澈离开了宣政殿后便是直奔未央宫而去,江清月看着陆君澈连朝服都没换便匆匆的而来,倒是不慌不忙的先给陆君澈倒上了一杯茶,才起身行礼。

“皇上怎么如此匆忙?”

陆君澈扶起了江清月后便是喝了茶水,“早朝上那些大臣都是对朕后宫指手画脚。”

江清月便是猜到了,“怕是又催着皇上立后了吧。”她顿了顿,便是笑道:“看来诸位大臣倒是对臣妾极为不放心,明明臣妾管了六宫之事并未出什么差错,还催着立后。”

陆君澈也是皱眉,“他们明面上是立后,实际上便是想要谋划立太子一事,好打探打探朕的意思,转而支持哪位皇子。”

“众位皇子倒是都还年幼,二皇子是皇上的长子,如今也才十二岁,便是有些着急了吧。”

“先帝便是待众位皇子都成年后才立朕为太子,如今看来,倒是真替朕的江山谋划。”

陆君澈不由得冷哼。

江清月便是宽慰道:“皇上倒是不必为此生气,不过都是后宫的事情,怎么能比得上前朝的事情重要。”

陆君澈颔首,“你说的在理,可是有些大臣便是拎不清。”

江清月便是岔开了话题,“如今太后的寿宴便是快到了,太后如今身子瞧着比年前好了不少,皇上可要大办一场,让太后高兴高兴?”

陆君澈颔首,“母后年纪大了,喜欢热闹,这次寿宴便是一定要大办的。”

“臣妾知晓了。回头便是与德妃贤妃一同商议。”她顿了顿,“如今倒是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

“如今秦容华已经就法,可是九皇子便是独自待在了重华宫之中,虽然有乳母照料,可是终究是没了生母。”

“朕倒是忽略了此事,可是如今后宫高位的妃嫔都是有了子嗣,低位的妃嫔也不好再提位份。”

江清月微微一笑,“这便是事情的难处了。”

陆君澈沉思了片刻,“如今三皇子也有十岁了,慎妃又不协理六宫,便是将九皇子送到她膝下吧。”

江清月倒是赞同,“慎妃姐姐最是平和,不愿争斗,九皇子养在她膝下定是极好的。”

“这种事情你看着办就好,不必事事都告知朕。”

“是,臣妾明白了。”

陆君澈叹息,“如今有你在身边,朕才是真正的安心。”

江清月柔柔一笑,并未说话。

“如今你一直在处理六宫之事,倒是许久没有随诗太平宫了。”

江清月不由笑道:“皇上这句话便是打趣臣妾了,臣妾如今掌管着六宫事务,膝下几个孩子又顽皮,臣妾难不成有三头六臂不成?”

陆君澈故意叹气,“倒是还想起你刚入宫之时,天天给朕弹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