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 :小不点正式开干2(1 / 2)

加入书签

十几分钟后,阿妈烧好热水。帮我洗白白,浑身腥气顿时不见。

咿呀…啊呀…劳累一上午,洗干净躺在水盘里,我舒服得不由呼出声音。

嗞…,阿妈看见我这样又是憋不住笑出声。

咯咯…,阿妈;我甜甜一笑对阿妈焕道。

二十来分钟后,阿奶她们回来了。太叔公、太叔婆,大山伯、还有几个叔叔伯伯,最后是牛爷爷、白爷爷、老毒物、还有两个奶奶等几个废寝忘食还没有吃饭的老专家教授被啊奶拉到家里做客。

本来他们这帮对科学狂热的人不想过来,但是阿奶把我搬了出来,就乖乖过来了。

大山伯他们把砧板跟菜刀放进箩筐一起扛了过来,坐下逗了我一下看见一帮老知青也过来我这边,就把位置让给他们。

牛爷爷抱起我跟囡囡,跟另外几个老头老太开始聊天。

大山伯他们开始杀鱼,还有的叔叔开始洗田螺,然后敲掉尾椎。阿奶带着一个婶子去梯田摘青菜跟葱姜,然后洗干净。

啊妈开始淘米做饭,然后洗锅煎鱼。

这次鱼比较多,准备吃两条。鱼头鱼尾依然煮汤,两条鱼身跟菜椒红烧。帝王蟹洗干净斩好,跟蒜苗、菜椒爆炒。田螺跟八角还有田螺菜一起爆炒后,再放姜跟胡椒一起弄到锅里慢慢煲。然后再炒了四盘青菜,分两桌摆放。

老人们一桌,年轻人一桌,中途叔伯家过来玩的几个小孩不愿意上桌。阿奶无奈,只能一人剩一碗饭夹满各种菜给几个侄孙女跟我与囡囡坐一排。

囡囡看见我吃帝王蟹,她也好奇吵着要。于是我们椅子前面的长凳上面不但摆了一碗田螺,还有半碗大闸蟹以及牛奶、鱼汤。

午饭很热闹,吃完阿奶带着几个侄子去分鱼。挨家挨户,还有驻守祠堂的同志们。由于打到的鱼多,所以比上次分了多一倍…

临近夏天,中午开始有一些知了知知的叫。山里初夏不热,偶尔还有一阵凉风。

午觉醒来,跟囡囡与奶奶、阿妈玩一会就飞奔出门了。

来到山脚下,从洞江口上面过到月牙湾。

打量了一下,挖洞最好的选择还是偏向村后洞江口位置。因为村口方向的区域,以后打算制造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航母等。以后那边肯定得斜着挖船坞,省的转弯麻烦。在那边斜着挖,船出去不用转弯。

八十年代的玉林还是注重航运的,很多内江都建设有码头,大小船只航运米货等。从玉林一路到北海出海口,都没有大坝。有时候海鱼也会回游产卵,比如帝王蟹就是其中一种,整条河一直到北县都有帝王蟹跟其它海鱼。而且水也深,普遍在六七米,深的地方二十几米,个别浅的两三米。后面大力发展水电,设坝才断了航运运输

想好了就开干,挖这么高的洞穴,得从上面一层一层开始往下挖

每块都是十米乘十米乘十米立方的长条石,所以挖起来也很快,而且洞壁光滑得跟后世的瓷砖一样

挖掘不需要太多力气,但是繁琐的重复动作也让人烦闷

挖了二十五米的高度后,我开始停下休息

下面还是切一些高宽各十米,长一百米的石条吧。想到,从小石头爬起来从最旁边开始先挖1000立方的。等挖到洞底后,在回到洞口站在石头上面直直把魂剑插进去。然后,握住魂剑笔直走到洞底。再次回到洞口,跳到下面挖了1000立方的凹槽。魂剑水平插进去,握住一直笔直切到洞底。再在洞底用魂剑从上到下切一刀,接着收起石条。这种石条利用价值很高的,不能浪费了

换了方法后,切挖速度快得离谱。不到一小时,一个墙壁光滑如镜子般的大洞出现在了岩村

完了,跟山上那几层实验室室一样,再挖了几个大耳室。再设计了一扇两米厚的机关石门,整个大洞到此就基本宣告一个段落了

休息会,思考一下外面的螺旋水渠跟水车。按照设计的图纸回想了一遍,也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变的,就是原本打算水车大部分使用石材的,现在想想没有那个钢轴承能承受这么大的重量。

还是换木材吧,重量轻。等以后手头富裕再换钢材的,那就木头加钢轴承了

还是先挖水渠吧,然后设计水车安装的位置。想到就干,小不点又开始勤劳跟小蜜蜂似的

水渠挖起来比山洞跟科研室轻松,只是路线太长,还需要隔一段距离就预留好安装卡槽跟预留出水口位置,不然以后灌溉麻烦

花费两个多小时,总算把水槽挖完。返回村后洞口山顶,开始测量山高,以及水车安装位置,还有巨型储水池挖在哪个位置

第一个水车半径十二米,也就是二十四米大的巨型水车。那么水车要侵入河面三米,然后拿出两块界面各十米立方的巨石丢进河里。一块跟河边平行,形成一条两米宽的水渠,另外一块斜着喇嘛口一样丢进去,喇嘛口拦截水流流向两米宽的水渠

接着跳到岸边,把不平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