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器晚成(1 / 2)
虽然熊廷弼留给努尔哈赤这么一大片地,但是他也是“贼不走空”,把房子烧掉了,水井埋了,老百姓都撤走了。留给努尔哈赤的只有一片荒凉的土地。
努尔哈赤也不干了,自己打这么久无非要抢点东西,结果你倒好把东西都拿走了,我也没得抢了。
而且这莫大的土地,万里无人烟呐,而且很多据点都没人看守。于是努尔哈赤做出了一个让他余生后悔莫及的决定——撤退!
自从熊廷弼和王化贞走了以后,辽东的边境就没有总指挥了。甚至有些人主动提出辞职。宁肯回老家耕地也不愿再干这份工作了。
因为在辽东当兵,这个职业太过危险了。随时面临着掉脑袋的风险,而且现在边境的局势也不容乐观。所以这边的人越来越少。
有人都说如果你被派到辽东那边儿做事儿,就跟判了死刑差不多。
“幸运儿”总是会有的。第一个接替辽东经略的人是兵部尚书张鹤鸣。结果到那儿没多久就提出了辞职。
朝廷这边还得找替补的人。于是,兵部侍郎王在晋出场,他是兵部的副部长。代理部长。所以怎么着也得该他出场了。
在他到达辽东以后,非常勤奋。经常钻研战事,研究策略,就像当年的袁应泰一样。
最终他想出来一个主意。那就是再修建一座新的城市,摆在山海关外,用来保卫山海关。你可能认为修建一座城池去保卫一座城池,不就是多此一举吗?
当时所有人都没有质疑王在晋,包括天启皇帝在内,都支持了他的做法。只有一个人反对,他还给当时的首辅叶向高写了封信。
叶向高毕竟是内阁人员,对于政治在行,对这些军事什么的一窍不通。当然他也怕耽误了军机,于是他跑去找了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比他还糊涂,因为他只会做木匠,所以他也拿不定主意。但没关系,能人有的是。于是天启皇帝又去找了另外一个人。
在《明史》当中,对他的评价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复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将权力交给他。稳定固守现有的国土是可以的。
《明史》是清朝编撰的,在改朝换代以后还能说出这么高的评价,足以见此人的厉害。
你可能会想他是不是日后的蓟辽督师袁崇焕?不,他比袁崇焕还厉害,因为他是袁崇焕的老师——孙承宗。
如果他一直在的话,大清将无法取得天下。前提是如果。
嘉靖四十二年年(1563),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这个地方是明朝四大防御要地之一,可以说孙承宗基本上是在前线生活并长大的。
这个地方有多乱呢?之前蒙古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干一些事情(杀烧抢掠)。后来女真人强大了,也过来了。再后来叫了金国也是常客。
强者适应环境,别的小朋友都怕,只有孙承宗不怕。他非常喜欢战争,他不是喜欢那些打打杀杀,为谋求利益不择手段的勾当,而是喜欢研究战争的本源。什么排兵布阵,战术兵策,才是他真正喜欢的东西。
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为中国戍边的人。
29岁的时候,在兵部的一位官员的邀请下,孙承宗来到北京担任一名私人教师。后来他觉得教书没劲,于是在第二年他就去国子监深造了。
深造的结果还挺好,转过年来他就考上了举人。按照正常发展的话,就继续往上考,把学历弄高了,日后发展就更好了。但是孙承宗呢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回到他热爱的那片土地。
战争这东西光研究没用,到头来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要研究真正的战争只能到战场上去亲临才能够深有体会。36岁的时候,孙承宗的徒弟奉命前往大同,就任大同的巡抚。孙承宗也就跟着一块儿去了。
在大同的孙城中不仅仅深刻的体会了战争的残酷,而且也切身的体验了军旅的生活。在大同他遇到一件事情,因为军饷的问题,底下人不干,上面人不管。于是这些人就开始闹事儿。
这时候他的老师孙承宗出面把这事儿给摆平了。他说军饷是非常充足的,你们一个一个去外面领取,如果胆敢有冒领的格杀勿论。
没错,在这里孙承宗还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六年以后,到了孙承宗42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徒弟,前往北京再次考试。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北京的这场科举考试,孙承宗取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全国第二。
按照明朝的规定,第二名一定要去翰林院工作,而进入内阁的必要前提就是翰林。
51岁,孙承宗得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给太子讲课。之前是老百姓或是普通人的老师,这下摇身一变,变成了日后极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人的老师。
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位太子日后确实是当上了皇帝,不过在位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没错,他就是明光宗朱常洛。
教完了朱常洛,孙承宗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