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章 角黍(1 / 2)

加入书签

“那还用你说,大牛可是我最好的兄弟,你三哥我这么讲义气,怎么能亏待大牛?那还是人嘛!”

“三郎,你可真是个好兄弟!”大牛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何家院子里,猛然一出声儿,吓了珍娘一跳。

“何大牛!你能不能先吱个声儿!?每次都这样没声响?人吓人会死人的,懂不懂?”何珍娘怒目圆睁,双手叉腰对着何大牛吼道。

被吼了的何大牛也不生气,反而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面带几分羞涩地说道,“我这不是吱声了嘛?”

“噗哧!”何三郎喷饭了!

见珍娘又朝着他举起拳头,便急匆匆地拿起旁边的背篓,还不忘摸了两张油饼,对着大牛使眼色。

“赶紧走呀!母老虎要生气了!”

“何三郎,你说谁是母老虎?”珍娘气的直跺脚。

“那个,珍娘,我们先……走了…走了…”何大牛怯懦了几句,终是贴着墙根儿跑去追前面的人了。

今日,何家人还是各司其职,先把今日份量的焦糖瓜子做出来才好。

明日便是端午,虽说何二郎不能够归家,但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过端午,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今年日子过得不错,刘氏也不愿意小气吧啦,几日前便吆喝着过端午。

过端午就离不开包粽子,如今叫做“裹角黍”。

角黍其实就是粽子,用箬叶或者菰叶包裹黍米,取包裹阴阳之象,象征阴阳和谐不分。

当然,也不能只有黍米,这未免太过单调,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加上枣子、栗子混合起来,大户人家就更讲究了,除了以上物品之外,还会加上胡桃、姜、桂和麝香等,包出的粽子多种多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包不到的。

粽子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有角粽、筒粽、锥粽、秤锤粽、九子粽等等等等,煮也不一样,要用艾叶烧成灰,混合入水中共煮,煮出来的角黍呈现金黄色,故而自古以来都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一说。

这都是刘氏、方氏还有何二郎给自己普及的,作为外来人士的杜兰月哪里知道这些事儿?奈何原主也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纵然喜欢吃蜜淋,可也不晓得端午节的角黍竟然有这么多讲究。

不由地想要捂嘴,幸好没将“粽子”两个字秃噜出来,否则还真是不好解释。

一次两次没有关系,次数多了,时间久了,疑点不就来了?

那何二郎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多智近妖,在没有完全拿下对方之前,杜兰月决定谨言慎行。

何家属于农家,对于那些富贵人家的角黍包法,听听便罢了!

麝香一类的贵重药材,就算是他们不嫌弃味道熏人,也是没钱买的!所以,这角黍包起来便很随意了。

方氏道,以往家里也包角黍,但多数时候都以黍米和枣子为主,即使这样,家里的娃儿们也难得能吃到这种美味,没有嫌弃单调的。

虽然对于麝香包入角黍这种做法匪夷所思,那该是什么销魂的味道呀?但不妨碍杜兰月将她脑中的粽子做法给说出来。

“梅干菜鲜肉馅儿、蜜枣馅儿、红豆沙馅儿还有咸蛋黄儿的?这听起来倒是稀奇。”何珍娘道。

因为得了炒瓜子的买卖,最近何家人都忙碌,刘氏婆媳更是做焦糖瓜子的主力大军,珍娘便彻底接过了做饭的接力棒!

这几日,小姑娘正在兴头儿上呢!势要在厨房闯出一片天下,让全家人都瞧瞧她的本事。

端午节包角黍,就是她大展神威的好机会!

不得不说,小姑娘认真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再加上从下围着锅台转,在做饭一途上颇有天分,每每经杜兰月指导之后,饭菜的口味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对废盐废油还颇有微词,但在得到全家人的一致称赞之后,便又觉得十分值得。

再说,这都是二嫂指点的,只要有这个挡箭牌,能抵得住阿娘和大嫂的千军万马。

杜兰月也十分欣喜,再次庆幸与小姑子交好这个决定,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饮食水平。

以往都是瞧着刘氏包角黍,她自己是不能上桌的,黍米珍贵,拢共没有多少,一来用不着她来包,二来也怕浪费了。

如今能自己包角黍,珍娘跃跃欲试。

况且,刘氏说了,让她听二嫂的安排,反正那是个会吃的,见识也广。

还有,今年大嫂同二嫂端午都要回娘家“躲午”,正好带点儿角黍,那么如何将角黍包的好吃好看,就成了珍娘如今的头等大事!

杜兰月十分狗腿地对着小姑子笑了笑,“好吃着呢!二嫂可从来不骗人。”

“要不试试?”

“嗯嗯。”

姑嫂两个忙活起来,虽说目前材料简单,但好在原汁原味,切好的条状五花肉抹上调料腌制入味儿,蜜枣则是杜兰月从空间超市里买的,就说是上次去县里拿的。红豆沙昨日夜里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