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章 以工代赈(1 / 2)

加入书签

朱元璋这边让蓝玉回去做准备,他又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学堂。

虽然现在有了出海掠夺财富的办法,但是想让国库变得富裕,可不仅仅依靠一个办法。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尽快的见到效果。

这就如同渔民在打鱼,没人会只撒出一张网,是一连撒出去几张网,谁也不知道,哪一张往里会有鱼。

虽然让经济变得富裕的方法肯定要比捕鱼靠谱许多,但也不是一个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何况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是需要从内部想办法。

朱元璋赶到学堂,直接就坐到了后面,此时的秦昊正在给皇子讲课。

他现在正在给大家灌输一个叫做以工代赈的概念。

“资源和经济挂钩,才能让老百姓用自己的力量换到报酬。”

“如果只是单纯的往出拿钱,国库会变得空虚,又会滋生百姓懒惰的心理。”

“只有给老百姓灌输付出才有回报的概念,他们才知道珍惜自己得到的工作,珍惜自己得到的钱财。”

朱棣听到这话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因为他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他的嘴里嘟嘟囔囔的说道。

“先生的这个办法好。”

“有些人在拿着父母和兄长给的钱的时候就不知道珍惜,而且有时候就连感恩的心理都没有。”

“但是他们劳动付出获得了报酬之后,他们就知道这钱的来之不易,有时他们还会感谢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的东家!”

“这方法要是实施,能让国库节约一大笔银子。”

朱棣知道每年国库里面拨给各个地方用于赈灾和扶贫的银子就不少。

虽然每次往出拿钱。

朱元璋都非常的肉疼,但又不得不这么做,总不能看着那些百姓在生死线边缘挣扎。

朱标拖着下巴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等到想的差不多了,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这倒是一个给老百姓活路的机会,又能让老百姓多赚不少钱补贴家用。”

“如果百姓都能赚到钱了,这生活自然而然的就变得富裕了,国家也就跟着富强了。”

“以工代赈的办法,又不会让百姓有不劳而获的心思,先生的这个策略确实是一个好的策略。”

朱标还记得秦昊说过的经济发展顺序,一定是百姓先富裕了,国家才能变得富强。

朱樉和朱棡并没有发表想法的意思,而是就坐在那里,眨巴着眼睛,不知道想要干什么。

秦昊也没准备让所有人都说想法,他脸上挂着一抹笑容。

对于朱标和朱棣能有这样的认识,他是感觉欣慰的,但他还没有忘记提醒二人。

“有些方法的好坏就在细节方面,如果细节没有考虑到那一个好方法,就可能变成没有用处的方法。”

“一个坏的方法,如果能够把细节完善了,或许也有实施的可能性。”

“我来问你们一个很关键的细节问题。”

“以工代赈的这个政策,老百姓都争先恐后的去干活了,谁来种地啊?”

“这二者之间应该怎么选择?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个答案?”

朱棣懵逼了,他哪里能想到秦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他陷入了纠结,觉得这二者之间难以取舍,而且这和秦昊提出来的政策又有抵触的地方。

于是朱棣拧着眉毛在询问秦昊:

“那先生你提出这以工代赈干嘛呢?”

“先生的这个理论无法落地,不会是想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解决这其中的问题吧。”

还没等秦昊回应,朱樉在旁边笑出声了,他忍不住的说道。

“他逗你们玩儿呢!是不是觉得他很该死!”

不等朱棣回答,朱棡在旁边点头回应道:“该死。”

朱元璋和几个孩子的想法不一样。

他认为秦昊是聪明之人,怎么可能提出愚蠢的办法,又怎么可能作茧自缚。

他知道这个事情,肯定不是2选1,一定是有一个融合的答案,只是他尚未想清楚如何融合。

朱元璋主动的开口询问秦昊。

“先生,你就别卖关子了,那到底要怎么做呀!”

“这地和口粮是国之根本,肯定是不能丢的,该干活还得干活!”

秦昊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然后认真的说道。

“这活人绝对不能让尿憋死,方法当然是要巧妙。”

“我们可以另辟蹊径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下命令,取消宵禁。”

众人听到秦昊的话都是一头雾水,就连朱元璋都不例外。

他们谈的是如何让老百姓干活的事情,他们不明白为何秦昊会扯到这个话题上。

众人异口同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