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贵妃省亲探宫情(1 / 2)
若是曹璋不开口替张端求情,凭借这个过失他们可以大做题目,以此来压住张端和樊盛誉的气势,没想到曹璋开口了。
比董路和姜品开口早,堵住了他们的嘴。
殊不知,他们的皇帝陛下太康掌控在曹璋的手里,他们就算开口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主要的问题就是……张端还不能被拉下去。
之所以不拉下去,是因为,曹璋想让张端死在外面。
可以这么说,牛犊的年龄还是太小了,只要几位年长的皇子还活着,这皇位就轮不到牛犊的身上,这是尚丞阁大臣的权力,哪怕是曹璋扶上位,大臣们也能把人换掉,也就是可以逼宫换位。
千万不要小看大臣的权力。
必要的时刻,必要的情况下,大臣们的权力可能高于皇帝的权力。
尚丞阁内。
樊盛誉今日没有当值,解决了张端的事儿就直接下去联系各地的总督赶紧调拨粮草,他以丞相的身份发出的信件还是比较有压迫,各地的总督不得不有所动作,哪怕是不愿意,多少也得意思一些。
不敢人家一个弹劾奏折上去,你总督位置不保。
要知道,言官的弹劾和丞相的弹劾力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言官弹劾,皇帝会慎重的思考思考,丞相的弹劾,十有八九就会批准,层次不一样。
而且有些事情,就算皇帝下达旨意,尚丞阁要是有异议,可以联合入朝面见皇帝,极力劝说皇帝改变,不改变,那就逼着皇帝改变。
“曹公公是怎么回事儿?”
进入尚丞阁,吃了杯茶,姜品的目光淡淡地看向坐在不远处的王振。
问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曹璋不是你们的人吗?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二层,你们怎么没有上话?
王振苦笑:“或许,曹公公有他自己的打算吧,曹公公的事儿,我们很难左右。”
姜品没有说话,目光平淡地看向董路。
董路沉思良久,语气平静地说:“不管此事如何发展,看样子皇上对三爷还是寄予希望的,没有扯了他的差事,而是让他继续留在兖州赈灾,樊阁老已经下去调拨粮草,想必不日粮草就能送到吧。”
王振微微欠身:“临近州郡的情况我知道,黄灾波及到的不仅仅是兖州,其他的地方也有,只是没有那么严重,不过灾民也是有的,各地压力都很大,估计调拨不了多少粮草。”
董路颔首:“各地州郡首先解决本地灾民,防止本地的灾民引起激变,做事先把自己稳住了再顾其他的,各地的情况朝廷也知道,不必怕什么,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
这话很明朗了,让各自州郡的总督先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再管其他事儿。
言下之意,其他地方的,不用管,出事了,有他们顶着。
王振点头:“是,我这就去给各州郡去说。”
董路看向姜品:“姜阁老,你的意思呢?”
姜品笑了笑:“就按照董阁老的意思办。各地州郡也顾及好自己再说,但这个兖州驻军屠杀百姓之事,还得好好查一查,当地是他自作主张还是有人授权,还有,老夫听说三爷差点将兖州总督给斩了,此事非同小可啊!”
王振意外:“还有这事儿?”
皇子的钦差身份最多只能是办事儿,决不能干预地方政权,更没有权力去斩杀一位封疆大吏,这就是拿着皇子的身份胡来。
同时也明白过来姜品说后面这些话的原因。
但有些话他不敢说,惊讶之余还是乖乖地闭上了嘴,要知道,祸从口出。
董路颔首表示对姜品此话的赞同:“姜阁老所言极是,不过,此事已经发生了也就不急于一时了,三爷还在兖州,樊阁老已经想法设法的去赈灾,咱们还是希望他们能把事儿办好了,也是咱们的福分,也是百姓的福分。”
“作为同僚,咱们必须同心同力地支持他们,咱们就等着他们的好消息,若是实在赈灾不力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话说得漂亮,哪怕是皇帝面前说,也是毫无破绽可言。
姜品点头:“那好,那此事就先不提,让樊阁老他们去做吧,时候不早了,董阁老,老夫就先走了。”
董路赶忙起身相送。
送走姜品,王振这才说:“恩师,曹公公……”
董路摆手示意他不要往下说,缓缓走回到椅子上坐下,吃了口茶:“曹公公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刚才,皇上想让曹公公带过的兵从北州调到兖州当驻军将军,但曹公公没有答应,而是推给了吴太尉,知道为何?”
王振皱眉,摇了摇头。
董路微笑:“王振啊!你的这个门徒不简单呐!还有几天就是骊贵妃省亲的时间,这次省亲是曹公公安排的,听宫里传言,排场很大,给足了吴太尉的面子,这是给面,如今把推荐的权力给了吴太尉,吴太尉难道能不还曹公公这个人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