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两人初见(1 / 4)

加入书签

赵煦之所以将人都打发出去,正是为了让他们不牵涉进来,他要做的事,纵然成功了,也会惹来太皇太后的怒火,到时候这些伺候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被牵连其中。

太皇太后对赵煦管教的很严,不许赵煦的饮食里见一点酒气。在福宁殿用膳,自然是没有酒喝的。

但高家兄弟怎么会在意这些,他们只想能跟皇帝处好关系,不管皇帝说什么,他们都跟着附和。

听到皇帝说想去巩县祭拜先帝,两人稍作迟疑,还是同意去找太皇太后说项。

赵煦对两人表现的更为亲近,以茶代酒敬了他们一杯。

用罢午膳,高家兄弟也不迟疑,又返回慈寿宫求见太皇太后。

毕竟是亲侄子,太皇太后纵然嫌弃他们庸碌,仍是把他们视作最亲近的人,他们去而复返,也还是抽空见了他们。

高家兄弟小心地将皇帝想去巩县祭拜的事说了,太皇太后只当皇帝是小孩子心性,并没有放在心上,见侄子们实在是惶惶不安,便道,“皇帝要去祭拜先祖,也不是不行,但是皇帝出行,事关重大,一路上务必要严加戒备,决不能出半点差池。”

高家兄弟连连称是,却没想到护卫皇帝安全的职责竟然落到了他们头上,顿时想推拒,却被太皇太后冷冷瞥了一眼,“你们不是想跟皇帝处好关系吗?怎么现在又推三阻四起来?你们若是不肯,想来朝中多的是愿意的!”

高公绘和高公纪对视一眼,觉得那还是去这一趟比较好,不然那些人往皇帝跟前说他们的坏话可怎么办。

太皇太后自然是向着自己侄子,派了不少禁军护卫保护皇帝的安全,这让高家兄弟松了一口气。

福宁殿中,见素请命要跟着主子一起出宫,却被赵煦断然拒绝,他一个人也不会带出去。见素担忧不已,他已经隐隐猜出了主子此次出宫要做什么事,可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暗自着急。

赵煦看他着急,笑道,“你且留在宫里,留心照看好太妃和皇弟皇妹。还有,等我回宫后,你的《诗经》要是还没有背好,我可是要罚你的。”

离宫前,赵煦先去辞别太皇太后,听了一番训导后,又去同向太后拜别,收获一叠银票,最后才去朱太妃处,朱太妃含泪叮嘱他路上多加小心,又塞给他一荷包散碎银子和一双亲手缝制的羊皮靴子。朱太妃指点他靴筒内侧缝了暗袋,赵煦细看才发现,里面还葬着东西,一只靴筒里葬着一把薄薄的匕首,另一只靴筒里葬着几片金叶子。他当即换上靴子,左看右看,丝毫看不出任何异样,靴子又十分合脚舒适,不由十分感动,跟母亲说了好一会话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皇城外,高家兄弟和一众禁军早已等候多时。因着此前赵煦传话说要微服出行,他们都换了寻常衣服,马车也中规中矩,只有马匹各个不凡,都是万里挑一的骏马良驹。

依着赵煦的意思,三人以甥舅相称,对外的身份是高门大户的子孙要回乡省亲。

巩县距离汴京只有三百余里,若是快马加鞭,一日之间也能抵达,但赵煦说他从没有离开过汴京城,想细看沿途光景,一路走走停停,走了三天才走到。

所幸路上无波无澜,风平浪静。高家兄弟见顺利达到巩县,俱是松了一口气。

自开-国以来,大宋历代君王皆葬于巩县。

赵煦便说既然来了,便不能只祭拜先帝,要把列祖列宗都祭拜一遍才是,又说要举办水陆法会,大操大办起来。

这事高家兄弟自然不能不答应,当即让人去请和尚道士。

赵煦丝毫没有皇帝架子,跟一众和尚道士聊的十分投机,还向他们打听些江湖事。

和尚道士们有意卖弄,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比那些说书人讲的都有趣,就连高家兄弟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法会一连办了九天,等法会结束,赵熙也不找理由多盘桓几日,对高家兄弟提起启程回京的事很轻松的就点头答应。

高家兄弟自觉出来这一趟跟小皇帝搞好了关系,心中十分欢喜。来时路上还有些担心,等回程时却有些松懈。

他们上午出发,没走多久就到了吃午膳的时候,高家兄弟不敢委屈了小皇帝,想起来的时候小皇帝称赞过孝义镇的一家酒肆的饭食不错,便仍去那里用膳。

用过午膳,赵煦说外面日头正大,他在马车里不怕晒,可众多护卫们只能顶着烈日,他实在于心不忍,不如在此歇个晌。

高家兄弟哪里又不答应的道理,殷勤的服侍小皇帝上楼休息。可是等到了下午,却不见小皇帝出来,他们敲门也无人应答,又等了半晌,终于破门而入,却见房间里空无一人!

高公绘还能勉强撑住,思索该如何是好。高公纪已经跌坐在地上,双眼无神全然不知所措。

不提高家兄弟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只说赵煦此时已经驾马跑远了。

原来,赵煦此次出宫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来皇陵祭拜,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往洛阳去寻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