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初次面圣(1 / 2)

加入书签

匠作铺的生意如火如荼的展开,经过初期的忙乱,也正式的步入正轨。

池天悯过着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无数人羡慕的日子。

每天上午城中或是村里逛一逛,下午睡个午觉,看看书,晚上休息,轻松而又惬意。

至于修行,池天悯已经彻底的放弃,实在是修行太过苦闷。

修行冥想比关禁闭还要让人乏味无聊,再加上池天悯本身没有修行天赋,他便心安理得的放弃修行。

每天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做一个咸鱼二代有什么不好,谁说非要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修行之路呢?

悯少匠作铺开业半月,已为池天悯带来大量的收入,当然这收入大部分是归功于财大气粗的贵族们。

虽然匠作铺的收入在贵族们的眼中不值一提,但对池天悯来说,意义非凡。

这是靠他自己能力赚的钱,虽然有着侯府的背景撑腰,但那么多贵族子弟,也没谁在他这个年纪就可以自给自足。

金钱上的收入只是小事,对于金钱,池天悯的需求不高,能够供给雷振宇修行便可。

但是精神上的满足,却是金钱无法比拟的存在。

现在走在街上,总会有农人跟他打招呼,或是递上新鲜的瓜果让他品尝。

农人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热爱,是让他最有成就感的存在。

也许成为前世袁公那样,为天下农人谋福利的圣者,貌似也是不错的选择,池天悯经常这样想。

时间来到一个晚上,池战天找到池天悯,对于池天悯闹出的动静,池战天一直在关注。

起初他同意池天悯开设匠造铺,本以为是小打小闹,没想到会闹得全城皆知。

池天悯的匠作铺并没有以盈利为目的,他是真心实意想要为底层的艰辛农民减轻点负担。

要是别的贵族世家,独家垄断,可能会卖出天价,他们会想方设法的为自己谋求利益,但池天悯没有。

对于池天悯的做法,池战天感到认同而又骄傲,池战天的儿子,不屑于去赚老百姓的血汗钱。

池战天此番过来,是因为他为池天悯争取到一次机会,一次面圣的机会。

池天悯的这些农具,在农人间带来的影响深远,而农事永远是一个帝国的根本。

贵族们可能不在意,但是身为皇帝,怎么可能不重视。

在得知发明这些器具的人竟然是池家那个废材二少爷后,皇帝召见了池战天。

池战天如实的将池天悯制造农具的过程告知皇帝,并为他争取到一次面圣的机会。

池天悯也被这个消息震惊的不轻,在封建社会体制,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自己只是侯府的一个小小庶子,竟然有机会面圣,难以想象。

震惊之余,池天悯又有些忐忑,从小接受人人平等教育的他,对皇帝可没有特别的敬畏,到时候别被治个大不敬之罪。

胡思乱想之间,池天悯睡的并不好,第二天顶着个黑眼圈,前往皇宫。

今天并不是上朝的时候,所以皇宫之中并没有多少大臣。

皇帝昊轩州在偏殿接见了他们,池天悯在父亲的带领下,站在昊轩州面前。

昊辰国并不实行跪拜之礼,寻常朝会,朝臣也只需站着应对。

池天悯对于王权并没有那么的畏惧,他站在一旁,忍不住偷偷打量这个帝国权力最大的男人。

昊轩州生的是眉清目秀,器宇轩昂,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皇室血脉优良,多俊男美女。

他的年纪应该跟池战天差不了太多,但看着比池战天年轻些许。

一个英俊的中年大叔,池天悯心中如此评价。

昊轩州是一个贤明的皇帝,他的仁慈有口皆碑。

他登基二十余载,在他的治理下,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他本身也是极强的修行者,不管在平民还是在修行者中,他都极受尊敬。

“上前来,我看看。”昊轩州磁性的声音传来。

池天悯愣了一下,随后走上前几步。

“你就是发明了收割器、脱粟器的悯少?”皇帝陛下也不是个正经的性子,他拿‘悯少’这个称号打趣池天悯。

悯少这个称呼最早在小瑜村传开,后来池天悯的匠作铺火了,他悯少的名头也在农人之间传开,谁让农人们开口闭口都是:你买到悯少脱粟器了么?

“那些器具是我发明的,悯少是村民们对我的爱称,当不得陛下这样叫我。”池天悯回答的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从小见大,简单的一句回答,昊轩州便觉得池天悯是个能成大器的人。

可惜他无法修炼,终究无法在某一领域到达巅峰,昊轩州忍不住叹气。

“朕麾下有匠者无数,但只有你想到为民考虑,不错,不错!”皇帝陛下夸赞了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