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章台宫议事(1 / 2)

加入书签

从其中抽出帛书,在案头铺开,嬴政仔细浏览,从头到尾看完,他心里也清楚了攻破武安的过程,以及杨端和的要求。

放下帛书,嬴政闭着双眸思考了片刻,然后挣开双眼:“赵高,传王绾,尉缭,冯去疾,蒙骜,李斯入章台宫。”

“诺。”

赵高离去,嬴政眸子始终平静如水,只是他心里喜悦大于悲痛,三万将士换一座城池,自然是亏的。

但是,若是换取武安,还是值得的。

大秦锐士攻破武安,从此将赵国拦腰斩断,使得赵国邯郸无法支援井陉关,井陉关也许呼应邯郸,从此大势归秦。

“封赏……”

看着帛书最后提及的封赏一事,嬴政沉吟不语,他清楚杨端和的意思。

以封赏激励军心,从而迎接下一场血战,毕竟不管是南下进攻邯郸,还是北上合围井陉关,等待杨端和的都是硬仗。

但是,这个封赏很难下,是全部一起封赏,还是先行封赏一部分,以及战功的核实……

“臣等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就在嬴政思考之时,以尉缭和冯去疾为首的众臣走进了章台宫。

被声音惊动,嬴政颔首

示意:“诸位爱卿不必多礼,都起身,入座。”

“臣等谢王上。”

众臣落座,嬴政示意赵高将帛书递给尉缭:“诸位爱卿,金令箭使者传来消息,杨端和攻破武安。”

“帛书之上便是攻城过程以及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诸位爱卿传阅,然后告诉寡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诺。”

点头答应一声,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尉缭手中的帛书,一时间,众人也在思考关于武安的问题。

都是聪明人,就算是没有帛书,他们也能够猜测出一些问题,因为这些年,大秦朝臣处理这样的事,没有八十也有十八了。

大多都在心里,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只需要套用就可以。

一刻钟后,众人都传阅了一遍,最后李斯将帛书递给了赵高,再一次回到了嬴政的案头。

武安城破,李斯一下子想到了赵术,在他看来,赵术此人仿佛运气惊人,这才到达武安数日,武安变被杨端和攻破。

若是赵术没有死在战争中,此战结束后,必然会有封赏。

这一刻,李斯心下多了一份期待,他在帛书的最后,看到了杨端和请功的话。

“王上,如今

武安城破,我军将赵地一分为二,邯郸与井陉关首尾不相顾。”

尉缭作为国尉率先开口,朝着嬴政:“在这个时候,邯郸作为赵国都城,粮草兵器都充足,短时间之内无忧。”

“但是,井陉关就不一样了,李牧率领大军,足有二十万之众,本身就就食代郡等地。”

“这一次杨端和拦腰斩断,二十万大军继续就食代郡,没有了邯郸支援,迟早都会粮绝。”

“此战结束之后,优势在我,我大秦灭赵,已经板上钉钉,再也不会变动。”

尉缭就事论事,他只分析了军事方面,对于接下来如何打,他没有提半句。

他心里清楚,这一战的主将是王翦,王翦得到消息,必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他们知道的消息太过落后,做出的决定有可能不适合当下战局,而且由于带着秦王政,会让前方大将无所适从。

作为丞相的冯去疾此时也开口:“王上,臣认为杨端和将军所言极是,军中文吏处理政务的经验有限,武安又是灭赵前沿,当派遣有经验的文吏前往。”

“嗯。”

见其他人没有开口,嬴政笑着点头:“两位爱卿所说都有道

理,至于派遣的文吏,由国府官署提出人选,然后提交给寡人。”

“战争一事有上将军在,寡人倒是不会太担心,诸位爱卿说一说这封赏一事当如何处置?”

此话一出,群臣都沉默了,他们方才没有提及这一点,刻意避开,就是因为此事的棘手。

作为大秦朝臣,他们自然清楚秦王政的打算,肯定是要天下一统以后大肆封赏。

但是,众人都清楚,杨端和的请求不无道理,而且已经将这件事摆在了台面上,那就必须要解决。

“王上,臣以为应当封赏,要不然攻破武安阵亡如此之众,军心士气都会出问题。”

尉缭语气凝重,朝着嬴政,道:“更何况,接下来,不管是杨端和南下进攻邯郸,还是北上剑指井陉关,都是硬仗。”

“在这个时候,军心士气极为的重要。”

作为军中之人,尉缭自然是第一个开口,而且他的一番话,都是支持杨端和,为军中将士着想。

“王上,臣也赞同对于武安方面的大军进行封赏,毕竟他们攻破了武安,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一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