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王德代父谋策反(1 / 2)

加入书签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这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隐士青丘子高启在他的《青丘子歌》中的两句诗。

夜黑风高,王庚跟随着王宣所率领的沂州伏兵,半夜里悄悄出城后,军兵们全部都隐藏在了官道两侧的杂草树林之中。王宣带领着几个亲信卫兵,亲自把王庚给护送到了,常遇春先锋大营的哨卡前百步之外,然后对王庚说:“侄儿呀,这次到明军大营里去通风报信,吉凶祸福就全凭你个人的造化了……我们也只能送到你这里了,再往前走可就进入明军哨兵们弓箭防守的射程之内了,你自己可要多多保重啊!”

王庚在昏暗的夜色中向王宣等人拱了拱手,然后说道:”叔叔请放心,我听说明军一向纪律严明,是不会随便侵扰和射杀老百姓的,我再往前走,如果有哨兵阻拦的话,我就说我是这附近的老百姓,有非常重要的军情要向他们主将禀报,我想他们也是不会太难为我的。”

王宣点了点头回道:“甚好,那我们就先回去了,你可一定要自己多多保重啊!”

王庚辞别了叔叔王宣以后,便大步流星的向着明军大营走去,一边走还一边高声吟唱着高启的那首《青丘子歌》:

青丘子,矅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高启的这首《青丘子歌》,当时在明军中太出名了,经过李善长向朱元璋推荐以后,高启立刻就凭借着这首诗歌而平步青云,得到了朱元璋的召见,并授予翰林院编修,面授户部侍郎,徽吏部郎中,但却都被高启坚决辞谢了,朱元璋虽然爱惜人才,但是见高启不愿出仕为官,也就只好御赐给了他一些内帑白金给放还了,不过那也只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后事。

当时那正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高启也还只是一个不乐于出仕为官的隐士,但是他的诗作在李善长的推崇下,却早已经在大明朝内声名远播,几乎是家喻户晓了。因此当王庚一路高歌,吟唱着高启的这首著名的《青丘子歌》时,在黑夜中虽然惊动了在明军大营前哨卡里警戒的哨兵,但是哨兵们也并没有如临大敌的向他开弓放箭,只是非常淡定的放他走近了以后便盘问他:“你是什么人,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到我们军营前来想干什么?”

王庚回答:“我是附近的老百姓,深夜来此想要面见你们的主将,我有非常重要的军情要向他们禀报。”

哨兵又问:“这里是先锋将军王弼的先锋大营,你是想要面见我们的王弼将军吗?”

王庚一阵惊喜,急忙回答:“正是!我正是要面见王弼将军!”

哨兵说:“今晚王弼将军不在,你如果有什么重要的军情,可不可以面见我们的王德少将军呢?”

王庚虽然有些失望,但他知道少将军王德是王弼的长子,想必在军中也是能够说了算的主,于是就勉强的点头答应了:“可以!我可以先面见王德少将军!”

王德此时正安坐在他的将军帐内,焦急的等待着他的父亲王弼,从常遇春的主将帐内商议军务回来,而且他又是先锋营当夜当值的军官,所以还没有睡觉。当他听到哨兵官的通报,说是有一个自称本地老百姓的可疑人要面见他时,于是就立刻传令:“带他进来!”

王庚一被带进王德的少将军帐内,就看见王德站在帐内的将军案前,亮剑擦试着他的那明晃晃,寒森森的锋利兵刃。王庚明白他这是给陌生客人的一个下马威,所以也不介意,微微一笑冲着王德拱了拱手行了个见面礼后说道:“少将军,小弟深夜求见,多有冒犯,还请少将军见谅。”

王德也是微微一笑,还了一个拱手礼之后又指了指将军案前的坐榻说:“无妨,兄弟有什么事先坐下来再说吧!”王庚盘腿在将军案前落座之后说:“我是从沂州府王宣大人那里来的,昨日尊父王弼将军,曾经给王宣大人送过去一封劝降书信,少将军可知此事?”

王德点了点头说:“没错,那正是我和家父一起商量过后才送过去的,难道兄弟深夜来此,就是为了此事而来的吗?”

王庚说:“正是,但我这次来并没有王宣大人的亲笔回信,只是带来了他的口述之意,我这里有尊父给大人的劝降信为证,”说着王庚就从怀里拿出了那封王弼的劝降信递给了王德,待他接过去看过验证之后,王庚才又接着说:“王宣大人有意要归顺大明,然而有元人普颜帖木儿在城中监视,恐有诸多不测,故此才让我深夜来求见你家主将……”

王德又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问:“想必是你家王宣大人早已经有了献城起义之策了吗?”王庚说:“确是,今晚我家王宣大人,早已在沂州城外的官道两侧设下了重兵埋伏,明天早上我家王信少将军也会率领三千兵马贸然冲击你们明军大营,只是这些计策都是那个鞑子熊普颜帖木儿的主意,我家王宣大人让我前来求见的目的,就是想让你家主将在明天,对冲击大营的王信少将军网开一面,高抬贵手,然后我们合兵一起伺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