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菜刀强盗(漫谈中药保健(68))(3 / 3)
之甚效。伴有胸痹闷胀,兼有痰浊者,酌用薤白;气郁而痛者,配用娑罗子;脘腹胀满,食后尤甚者,用莱菔英,下气消滞而不伤胃气。
“胆随胃降”,如因胆液反流入胃,引起或加重胃脘胀痛、口苦等症者,降胆、降胃,相辅相成,徐老在上述和胃降逆方药中加入青蒿或茵陈,与陈夏、刀豆壳、柿蒂、赭石相配,清胆利胆,以增其效。
消积与导滞也属降法范畴。消积应有针对性,投以消谷食、肉食、瓜果、鱼蟹等药,随证而用。若无明确原因,而胃气不和,中有食滞者,常用药如炙鸡内金、焦谷麦芽、焦山楂、神曲等。久病及血,久痛入络,食滞而兼气血瘀滞者,当用血药如三棱、莪术。
导滞即含通导腑气之意,除上述枳壳(或枳实)外,徐老据证应用芒硝或(及)大黄。剂量必须恰当,不可太过以防伤正。莱菔子下气,瓜蒌润通,也可据证考虑选加。
如属虚实兼夹之证,有时当升降相伍,升中有降,降中寓升,升降相须,以期提高治效。
润燥
润法
润是湿润、滋润之意。润剂方药运用于脾胃阴虚之证,脾胃之阴液充润则胃纳脾运健旺。润剂也能改善由于脾胃阴液耗损而呈现燥热的病理因素。
润法的内涵,似能保护濡润食管、胃、肠黏膜,促进腺体分泌,有利于改善或提高黏膜屏障功能,修复炎症、溃疡等病理变化,并使排便畅通。胃腑体阳用阴,胃津充润则胃用得宜,故凡胃阴不足者,常见口干、舌红少津、不饥少纳、胃脘痞胀、灼痛、烧心、嘈热、口干、口疮等症,脾阴不足者,兼见便燥、便难,坚或溏而难解。
滋养胃阴的药物有麦冬、沙参、石斛、玉竹、百合、知母、白芍、芦根等,润养脾阴有山药、莲肉、扁豆、蜂蜜等。乌梅与白芍相伍,酸以敛阴,亦生胃津。
叶桂主张以甘凉濡润之法,俾胃中津液来复,使之通降。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尝谓:“胃阴复则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也。”认为“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这些论述,对消化道疾病的阴虚证候,均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燥法
脾主运化水谷而成精微,如脾的功能减退,运化功能失职,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故脾土之性,喜燥而恶湿。凡属温中焦之阳、化脾胃湿浊(包括痰饮)之方药,均属燥剂范畴。
燥法的内涵,可使过快的胃肠蠕动得以减缓而复正常,减少胃肠液的过度分泌,纠正有余的液体病理因素,促进胃肠道的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燥脾湿,脾运不力,则湿浊内生,湿胜易致泄泻,故泄泻不论久、暴,都有不同程度的湿浊。徐老治泻常配用燥药,如姜(生姜,干姜,炮姜)、藿香、木香、苍术、白术等。祛风以胜湿的防风、羌活,亦属燥剂;胃中有湿浊、痰饮,所用陈皮、半夏、厚朴、桂枝等药物亦属燥剂;尤以胃寒所致脘痛、畏寒、流涎、舌白之症,所用高良姜、香附、荜拨、甘松、山奈、檀香等品,均具温燥之性。胃主纳,需温暖方得腐熟水谷,一旦有外寒或内寒,寒凝气滞则脘痛不已。胃酸过多,所用吴萸、乌贼骨,亦具温性。总以辨证为主,不可泥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之说。
舌苔白腻,胃纳呆滞,脘腹痞胀,神倦乏力,湿困脾运之证,四季均有,但以长夏初秋为多见。湿为阴邪,氤氲难祛,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平胃散加半夏、藿香)为常用有效之方。如湿重难以骤化,当可加入草豆蔻、砂仁、薏苡仁。燥剂以除脾胃湿证,为徐老临床所常用,确属中医药独到治法之一。
祛风胜湿以治泻利,前已简述,前人喻之为“地上淖泽,风之即干”。水泻、洞泻等病,配用风药,一般如防风、羌活,重者尚可加白芷、藁本。白芷,《本经》异名芳草,其气芳香,辛温,入肺、脾、胃经,功擅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且能辟秽解毒。《百一选方》用治肠风,《十便良方》用治“大便风秘”。徐老临证,对脐腹冷痛或腹鸣下利而便下不爽,舌白,证属寒、湿者,配用白芷适量,效甚显著。藁本辛温,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本草汇言》谓其“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肠胃之药也,其气辛香雄烈,能清上焦之邪,辟雾露之气,利下焦之湿,消阴瘴之气……兼治腹中急疾,及老人风客于胃,久利不止。”脾胃寒湿顽证,据证短时配用,常有意外之效。
上述用润用燥,各有相宜,然而有时对同一患者需要润燥兼顾,例如常见的脾胃阴虚夹湿证候,需用滋养润剂与化湿相配,润中有燥。升降、润燥为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治法,尚有清化、消补等法,各有适应,又相互关联。能善于运用各法,分清主次,注重配伍,使七冲门上下通达,黏膜濡润,传动正常,邪去正安,维持脾胃与有关脏腑的功能正常,则人体健康,精气神充旺,籍登寿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