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菜地的木牌(附录:《宝积经》37)(2 / 2)

加入书签

化比丘言:“是故汝等莫作忆想。若使汝等不起忆想分别法者,即于诸法无染无离;无染无离者,是名寂灭。所有戒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以是法故,说为涅槃。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汝等不应分别一切受想灭定,一切诸法无分别故。若有比丘灭诸受想得灭定者,则为满足,更无有上。”

五百比丘与佛陀化身的比丘有了共同语言,于是一起出发去寻找适合禅定的僻静场所。行进途中,佛所化比丘对众比丘说:我们应当远离自高自大的骄慢心,应当放弃与佛说违逆的争胜心,应当努力去信解佛所说法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不自高,不争胜,是出家沙门的基本原则。

接着,佛所化比丘以涅槃为题与众比丘进行讨论,他说:平时我们说涅槃是灭,可什么是灭呢?是说我们的身体中间的自我消灭吗?到底有没有人相、众生相、作相、受相、命相可以消灭呢?众比丘回答说:身体之中,本来就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作、没有受、没有命可以消灭,只不过是因为众生的贪欲、嗔恚、愚痴消灭后,我们才说有真实的涅槃存在啊。

针对众比丘执著实有贪瞋痴可灭、有涅槃可证的错误见解,佛所化身的比丘问大家:“你们所说的贪欲、嗔恚、愚痴难道真实存在吗?众位比丘答道:贪欲、瞋恚、愚痴既不在内心,也不在外境,更不在非内心非外境的什么地方,它们都是由忆想分别而生起的,如果离开忆想分别,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生起的东西了。

针对众比丘认为忆想分别是烦恼的根本,希望抑制忆想,令其不生的错误见解,佛所化比丘进一步开示说:如果你们能够做到不起忆想分别,那么自然会对诸法无染、无离。这种无染无离的境界就是寂灭,是所谓的修道证断。从毕竟空的角度来看,所有戒品,没有生灭、没有往来活动;所有的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都没有生灭、没有往来活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这是涅槃境界。

针对众比丘认为实有烦恼可断,实有涅槃可得的错误见解,佛化比丘指出:其实,上述所有法相都是不可取、不可得的,只能远离。你们应该连对涅槃的想念也要远离,不要追随这些忆想,甚至连不作忆想的念头也不要追随。不应该用忆想去舍弃忆想,那样只能被忆想分别所束缚。你们也不应该对那最高最胜的受、想、灭、定作忆想分别,因为一切诸法本来就是无所分别的。假如有比丘能够灭尽受、想,得灭尽定,那就是修行目的的满足,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比它更高更上的涅槃。

【宝积经 | 经文】

化比丘说是语时,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佛所化身的比丘说完之后,五百比丘不再对诸法有所取著,内心获得了解脱。他们重新回到佛陀说法的现场,以头面触及佛祖的足背,恭敬致礼,然后起立站在一边。

从佛陀化身比丘观机逗教、随机教化的行为,我们不难看出佛陀弘法利生的善巧方便。

五百比丘回来以后,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与他们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希望能够巩固他们对空的正确理解。因为是法会听众之间的问答,不是佛亲口宣说,但是又是符合佛陀说法精神的,所以称为“密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