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一千多罪犯(1 / 2)

加入书签

“大人难道会未卜先知吗?”张主簿满脸惊讶。他确实没当过兵。他自幼读书,一门心思想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走上人生的巅峰。

然而事与愿违,他几次参加科举、几次落榜,连个举人都没考上。最后,还是县令听说过他的名声,才破格录用他到县里做了一名小吏。多年历练、几经辗转,这才在延州府做了主簿。

他是一个标准的文人,舞刀弄枪,从来就和他无缘。

文广耐着性子,听张主簿介绍了自己辛苦半生的经历。

“张主簿没有进过军营,所以才会说出担心囚徒会临阵哗变这种话。我和你不一样,我一辈子都和军队打交道。军队的事情,我比你了解的多。”

“别说是嫌疑犯了,就是罪大恶极的死刑犯,来到我的军队里,他也得心甘情愿的去做敢死队!”

“敢死队?”张主簿显然是从来没听到过这个词。不过敢死队这三个字很好理解,只从字面意义上就能知道,这支队伍是做什么用的。

杨文广不想和他多解释。当年他在战斗中,抓了那么多党项人做俘虏,编进军队,做敢死队、做劳工,也没见哪个搞过什么战场哗变。所谓临战哗变,只能说是将领不懂领兵,和手下是什么样的兵无关。

文广让张主簿陪他去监狱里看一看那些嫌疑犯。

“那地方龌龊得很,大人去那里做什么?”

“去看看那些嫌疑犯都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有可能,我帮你把他们处理了。”

“处理?大人是要?”

“别管我要怎么样。张主簿还不带路?”

“是,是。下官这就带大人去。”

延州府大牢。杨文广根本没往牢房区去。他背着手往大院里面一站,命令监狱长,把所有的罪犯全部都带到院子里来!

监狱长刚一犹豫,张主簿就猛挥手,“经略大人有令,你磨蹭什么?还不快去!”

监狱长撒着欢就跑了。下一秒,满院子都是他的吼声,“经略大人有令,把所有的罪犯全部带到院子里来!快!要快!是所有罪犯,所有人!”

整个延州监狱立马乱了套。人声嘈杂,各种声音传来。时间不长,一群群脏兮兮、带着枷锁镣铐的罪犯,站到了大院里。罪犯太多了,院子里密密麻麻都站满了。

这帮人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洗澡了,臭烘烘的,让人直辣眼睛。

“原地,坐下!”杨文广喊了一声,罪犯们丝毫没有反应。再喊几声,还是一个坐下的都没有。

展昭、徐良、白云瑞跑过去,咣咣几脚,踹倒几个。嘴上喊着:“坐下!大帅有令,让你们坐下!听见没有?都坐下!”有不听的,上去抬脚就踹。

罪犯们有的赶紧坐下了,有的梗着脑袋表示不服。还有的想反抗。但他们一是都带着刑具,二一个,他们面对的是展昭、徐良、白云瑞这样的人物。

别说带刑具了,就是没带刑具,换上武器。展昭三人收拾他们,也比大人欺负小孩儿都容易。

梗着脖子那几位,也不过就是比别人多挨了几脚。有两位性格特别执拗的,除了挨脚踹、还挨了几记拳头。

再加上有监狱长、狱卒也都帮着维持秩序,罪犯们总算是全都坐下了。

杨文广问监狱长,这里坐着的总共有多少人?监狱长说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四人。

这一千多人坐在监狱的院子里,可谓是人挤人、人挨人,中间连一点儿空地都没有。这帮人绝大多数都是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反正监狱也不是能养肥人的地方。

“你们这些罪犯!”杨文广开始讲话,“现在西夏军队入侵,已经杀到了延州城外。延州军民需要拿出全部的人力物力,抗击西夏侵略军,没工夫管你们了!”

罪犯们嗡的一声,发出一阵吵嚷声。有人喊着,“没人管,是不是要把我们放了?快把我的枷锁去了吧!”

“还有脚镣!这脚镣我带着太不舒服了,快替我把它摘了吧!”

罪犯们乱糟糟,吵成一片。有几个因为兴奋过头,还差点儿打起来。

“我是朝廷任命的陇西经略安抚使、熙河兰路节度使。我叫杨文广!你们当中,可能有人会听说过我的名字,也有人没听过。”

“哦,原来他就是杨文广!这家伙可是个狠人呐!”

“又是安抚使、又是节度使,这货可是个大官!咱哥儿们要是绑了他的票,肯定能敲到一大笔钱!到时候哥哥有了钱,就去逛青楼、喝好酒。你也能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了。”

罪犯们议论什么的都有,又是一阵乱。

杨文广把右臂高高举起,又放下。罪犯们的声音逐渐减弱了。“延州府不养活你们了,不是要施放!”

“姥姥!把老子们关到这臭烘烘的地方,还说是养活我们?”罪犯们愤愤不平。

“我给你们两条路,一条是死!愿意的,现在举手报名!第二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