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杨家人回京(1 / 2)

加入书签

“我看他们谁敢?”杨七娘一抬头,虎视眈眈看了一眼文广身后的吴金定三女,以及刘能等三名护卫、呼延庆、南侠展昭,还有那些看热闹的群众。

吴金定三女赔笑、刘能和护卫们把脸转过去,展昭干脆抬头看天。文广既尴尬、又无奈。摊上这么一位本领高强、做事随性而为的杨七奶奶,他又能怎么样呢?

杨七娘拉着文广的手,转就往后走,“快去见见老太君和你的娘吧。她们想你想的连着几天都吃不好睡不好了。”

穆桂英已经下了车,老太君也让人从马车上搀了下来。

“娘!”看见穆桂英,文广的鼻子忽然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他自己都觉得奇怪,每一回看见穆桂英,他都有扑到怀里哭一场的冲动。难道这就叫母子连心吗?

“文广。”穆桂英紧走几步。文广躬身行礼,穆桂英伸手把他拉起来。母子俩对视着。

“娘,您又漂亮了。”

“你这小子,竟说傻话!”穆桂英嘴里骂着,脸上却满是笑,拉着儿子的手舍不得松开。

“文广,小孙孙!”一个苍老的声音传过来,是太祖母佘太君!

穆桂英松开手,杨文广赶紧过去倒身下拜,“老祖宗,您还好吧?文广想您了。”

“哎哎,我好。文广儿,我的乖孙,太祖母也想你呀!”佘太君说着之间,两眼之中闪烁着泪花。老太太激动了。

旁边文广的妹妹,杨金花赶紧安慰,“老祖宗,没见面,您一天念叨多少遍,说看见您重孙子杨文广就高兴了。怎么今天见了面,您还难过了呢?”

“你这丫头,我啥时候难过了?我这是高兴!文广儿,老祖宗我好得很。你也好吧?看见小孙孙英姿挺拔,杨家将后继有人,我高兴呀!”嘴上说着高兴,老太太的眼角还是有泪水流了下来。

金花给她擦眼泪,老太君就说自己这是被风吹的,迎风流泪。老太太都九十多了,虽然身体康健、生活能自理,每天仍然坚持锻炼,文广也担心老人家长途跋涉累着了。

“老祖宗,你先上车。咱们现在就进城,回天波府!您看看,现在的天波府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

杨文广连哄带劝,把老太君哄上了马车。穆桂英也上了车。只有杨七娘骑着马,陪着杨文广一起进汴梁。

在城门口,老太君再一次下车,和来迎接的太子赵祯、宰相范仲淹、以及文武百官见面。赵祯代表朝廷、范仲淹代表百官以及汴梁的百姓,夸赞杨家将的功绩、欢迎佘太君率领杨家将回归。

再加上沿途的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老太君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进天波府之前,看着府门前面的牌子,老太太又是感慨了一番。

太子和满朝文武都离开了,老太君坐在大堂正中,看看杨文广、再看看穆桂英,老太太好像年轻了二十岁!

“桂英,你给我杨家生了个好儿郎!”老太君头一句先夸穆桂英。穆桂英吃一惊,赶紧表示谦虚。老太君摆摆手,“今天咱们进城的场面你们都看见了。”

“如果不是文广做得好,他赵家天子哪会这样对待我我杨家人?想当年,幽州之战,令公率领我七个儿子去战辽兵。只回来了六郎一人。他宋天子也没有出城一步去迎接。”

“我六儿杨延昭担任边关元帅,抗辽兵血染征袍取得大胜,也没见他赵家人派皇太子亲迎!桂英你大破天门阵,凯旋班师,汴梁也没有满城欢庆。”

“今天只不过是我老太婆带着你们这群寡妇回来了,你看他摆出了多大的阵仗?这可不是我老太婆的面子,这是给我文广小孙孙的面子!文广儿,重振杨家将,就指望你了!”

老太太今天确实太激动了。本来杨文广还打算摆接风酒庆祝一下的,母亲穆桂英说,接风宴就免了,还是赶紧给老太君准备一碗热面汤,让老太太喝碗热汤、吃口热乎饭,早点儿休息。

不仅是老太君、穆桂英、杨七娘,杨家人一路车马劳顿,都累坏了。简单吃了点儿饭,洗漱之后,各自回房都去休息了。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老太君起来,精神头明显好转了很多。这时候,大家才问杨文广最近的情况。

皇帝要招杨文广做驸马的事情,杨家人都已经知道了。穆桂英的意见和吴金定一样,和百花公主的亲事不是杨文广一个人的事,而是事关整个杨家是否能够城镇昔日雄风的大事情。

“金定她们三个若是不同意,我去劝说!”为了杨家的未来,穆桂英要亲自出马了。

老太君也支持这门亲事。她倒不是看上杨家成了皇亲国戚能得到什么好处,老太太是支持杨文广多娶妻多纳妾,广蓄妻妾,多生儿女。好使的杨家开枝散叶、多子多孙。

佘太君生了七个儿子,到了穆桂英这里,却只有一儿一女,等于是一脉单传。老太太嘴上不说,心里着急。杨文广现在已经有了一妻二妾,再加上百花公主,就是四个女人了。

一个女人生俩,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