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 最后的决战(1 / 2)

加入书签

众将领的反应,让房玄龄简直忍不住想要大骂。

“如今太孙拥兵何止三十万,我们这边可用之兵不过十万,如何据守长安城和他对抗?”

“就算挡的了一时,也挡不了一世,长安城迟早是会破的,既然如此为何不保留实力逃出长安,日后再寻崛起的机会?”

“当下这种情况选择硬碰硬才是愚蠢之举!”

房玄龄简单直白地朝李靖他们驳斥道,根本不赞同他们打算背水一战的想法。

侯君集满脸不悦地说道:“不战而逃,此乃懦夫之举!”

房玄龄丝毫不退让,与侯君集针锋相对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时退避有何不可?明知不敌还要强为才是无能之举!”

眼见两人就要因为此事吵起来,长孙无忌沉声喝道:“都别吵了!听一听殿下如何决定!”

长孙无忌开口后,两人方才停下争执,书房里众人的目光全部都看向了李世民。

而是战是退,其实李世民的心里也有些犹豫不决。

以他对李承道的愤恨,自然是想掌兵在手,和李承道决一死战,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厮杀,成王败寇。

但是理智告诉他,以他现在手中掌握的实力来说,胜算实在是太低了。

李靖的二十万大军和柴绍的五万娘子军,再加上李承道原本的十万(十六万)兵马,就算短时间内攻不下长安城,时间一长他们还是必败无疑。

真的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兵力差距太大了。

所以当初听到李承道幽州起兵攻打长安时,他才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双方的兵力不成正比。

但是随着李靖与柴绍的背叛,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斜。

李世民抬起头,书房里长孙无忌、房玄龄、侯君集等人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如同千钧重担一般压在他的身上。

真的有必要……让自己这些心腹手下为他拼死么?

不知为何,李世民想起了程咬金那爽朗粗犷的脸庞,心中微微一阵抽痛。

“撤军。”

李世民直接抬起头说道,在众人吃惊的目光中,从书桌后面站了起来,神色平静而坚定。

“撤离长安,前往江南道,本王去争取各大世家门阀的帮助,谁说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本王当年曾被宇文成-都带兵围困,手中仅有五百兵,但是依旧活了下去,最后宇文成-都死了,本王还活着!”

“而本王如今手里还有十万精兵,还有诸卿等众多良才,只要积蓄实力,日后定能再次马踏长安!”

李世民的一席话,令众人热血沸腾,就连长孙无忌也为之动容,仿佛在李世民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个秦王的影子。

这才是他所追随的秦王!

“誓死追随殿下!”

侯君集心潮澎湃,直接下跪道。

众人纷纷下跪,齐声说道:“誓死追随殿下!”

……

洛阳城落入李承道手里,柴绍投效的消息很快便以洛阳为中心辐射开了。

虽然李世民下令封锁消息,但是又怎么能封锁得住?很快整个长安都传得沸沸扬扬。

谁都不曾想到,李靖带着大军投效了李承道,将魏州城拱手相让后,柴绍也接着投效!

这两人都是极为知名的将领,为大唐立下了赫赫功劳,而他们在面对李承道的时候直接不战而降,选择投效,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李承道是真正的王者之师,连这两位名将都不想与之为敌!

紧接着,程咬金战死的消息也传开了。

对于程咬金之死,李承道并没有给他安什么叛臣污名,而是亲口给出了“忠勇无双”这含金量极高的四个字的评价。

为了偿还李世民的知遇之恩,宁死不降,最后与李承道堂堂正正一战而死,称得上是忠烈。

“这等忠臣良将之死,乃是我大唐的损失,孤诚心希望秦王能降,莫使大唐再损兵折将。”

“若秦王能降,孤可向天下人保证绝不追究其麾下所有将士的责任。”

李承道亲口所说的这番话传得飞快,迅速传遍了整个朝野。

而他所亲口做出的这个承诺,也令很多人感到心动,尤其是朝中的官员。

李承道这是在向他们发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助孤击败秦王,孤可以对你们所做的一切既往不咎。

这无疑是极其宽大的决定和承诺。

在如今这个注重信誉和品行的时代,李承道又是储君,说是金口玉言也不为过,公开做出这番承诺那就一定不会违背。

所以朝中官员们顿时蠢蠢欲动了起来。

谁都看得出如今李承道踏破长安是迟早的事情,他们这些曾经站到李世民阵营里的官员怎能不慌?

有李承道的这番承诺,他们就安心许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